导图社区 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认知的概述、第二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心理教育学的第一章大纲,包含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第二节心理的基本特性、第三节幼儿心理学概述、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认知的概述
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活动(认知就是认识和知识,知识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一: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程
第二节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一:认知感概述:1.感觉是所有单一内外刺激,作用在人的感觉器官上而引起的心理发育; 2.知觉是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应
婴幼儿的感知觉
肤觉:1.触觉:皮肤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感觉 。 2.温觉:皮肤对外界的感觉。 3.痛觉:皮肤对伤害性刺激的感觉
前庭觉
引起身体平衡和运动的感觉
嗅觉、味觉
6个月嗅觉刺激
4个月味觉刺激
听觉
声波刺激耳膜
视觉
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刺激
形状知觉
以视觉为主的,包括动觉、触觉在内的复合感知
深度知觉
对自身与物体之间距离的感知
方位知觉
3岁:上下
4岁:前后
5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可知度
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
多通道感与自我效能感
多通道感知:感知觉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活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表现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行动与某种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也是儿童日后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基础
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
感觉剥夺
感觉轰炸: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幼儿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概述
特点:指向性 集中性
表现
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停止
生理运动变化
分为
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
客观条件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刺激物的运动能
新异的刺激
主观条件
人的需要和兴趣
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人的知识经验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对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动用意志,排除干扰
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培养间接兴趣
婴幼儿注意的发展
1岁:2秒
2岁:8秒
3岁:5-7分钟
4岁:15分钟
5岁:20分钟
6岁:25分钟
7岁:30分钟以上
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概括:对一个人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保存,加工=识记 提取包括再认+回忆 再认是回忆的初级水平,回忆比再认要复杂得多
婴幼儿的记忆
婴儿记忆的发生:表现在再认能力的提高。婴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和回忆能力
自传体记忆: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 是儿童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幼儿的记忆发展
识记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再认与回忆
记忆回复现象
幼儿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复述策略
组织性策略
提取策略
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
想象的概述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幼儿想象的发展
特点
无意 主导 有意 开始发展 再造 主导 创造 开始发展
1主题与时间不稳定,易变换 2不易分清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界线 3缺乏计划性和预定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过程的本身 4想象的创造成分还保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不能在语词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
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概述: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特点:间接性、概括性、组织性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直接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性
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抽象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联系的高级心理活动 必须借助语言和运用概念
表征
概念:以一类事物的底层相似性为基础所作的心理分类
上位概念
基础概念:核心层
下位概念
数概念
一一对应原则
稳定次序原则
基数原则
抽象原则
次序无关原则
问题解决和推理
问题解决:是一种有目标指向的认知活动
推理
演绎推理:根据一些假设为真的前提,得出结论
归纳推理:从许多特殊信息中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类比推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推断出其他两个类似事物之间也有相应的关系
婴幼儿的社会认知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