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正常分娩思维导图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正常分娩的知识内容,包括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决定分娩的因素、先兆临产、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
根据人卫版第九版第十三章整理,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正常分娩
先兆临产
不规律宫缩
宫缩频率不一致,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无规律
宫缩强调未逐渐增强
常在夜间出现而于清晨消失
不伴有宫颈管短缩,宫口扩张等
给予镇静剂能将其抑制
胎儿下降感
见红
分娩发动前24~48h内
临产
重要标志
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或以上,间歇5~6min
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
用镇静剂不能抑制临产
第一产程
定义:正式临产到宫口全开(10cm)
潜伏期
为宫口扩张的缓慢阶段
初产妇一般不超过20h
经产妇不超过14h
活跃期
为宫口扩张的加速阶段
可在宫口开至4~5cm即进入活跃期,最迟6cm进入,直至宫口开全(10cm)
时间
临产表现
宫缩规律
宫口扩张
胎先露下降
胎膜破裂
产程观察及处理
子宫收缩频率,强度,时间,间歇时间,子宫放松情况
腹部触诊
仪器监护
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
监测胎心
观察羊水形状
记录破膜时间
测量体温
胎心和母体观察及处理
胎心监测
胎心应在宫缩间期听
母体
生命体征
阴道流血🩸
饮食
活动与休息♨️
排尿
精神支持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衔接
双顶径进入骨盆平面
胎头半俯屈状态进入骨盆入口,以枕额径衔接
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1~2周内衔接
经产妇多在临产后才衔接
下降
下降贯穿于分娩的全过程
宫缩时胎头下降,间歇期又稍退缩
促使抬头下降的因素
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
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抬臀
胎体伸直伸长
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俯屈
俯屈后以枕下前囟径通过产道
内旋转
枕部向母体中线方向旋转45度达耻骨联合上方
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
仰伸
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胎头仰伸,娩出
胎儿双肩径进入骨盆入口左斜径
复位及外旋转
复位:胎头枕部向母体左外旋转45度
外旋转: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胎儿枕部继续向母体左外侧旋转45度
胎肩及胎儿娩出
第二产程
定义:指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
未麻醉
初产妇:最长不应超过3h
经产妇:最长不应超过2h
麻醉
初产妇:最长不应超过4h
经产妇:最长不应超过3h
抬头拨露
抬头着冠
抬头娩出
密切监测胎心
每次宫缩过后
或每5min监测一次
密切监测宫缩
阴道检查
指导产妇用力
接产
接产准备
接产要领:让抬头以最小径线缓慢通过阴道口
接产步骤
(1)保护会阴,协助抬头俯屈
(2)协助抬头仰伸
(3)助前肩,娩出
(4)助后肩娩出
限制会阴切开
延迟脐带结扎
推荐对早产儿娩出后延迟脐带结扎至少60s
有利于胎盘血液转运至新生儿,维持循环稳定
第三产程
定义:为胎盘娩出期
时间:约需5~15min,不超过30min
临床表现
宫腔容积明显缩小,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
胎盘剥离面出血形成积血
子宫继续收缩,使胎盘完全剥离而娩出
处理
新生儿处理
一般处理:擦干,保暖
呼吸道处理
新生儿Apgar评分
处理脐带
其他处理
协助胎盘娩出
检查胎盘胎膜
检查软产道
预防产后出血🩸
观察一般产后情况
我国新生儿窒息标准
(1)5min Apgar评分<=7,还未建立有效呼吸
(2)脐动脉血气pH<7.15
(3)排除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原因
(4)产前具有可能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1)~(3)为必要条件,(4)为参考指标
社会心理因素
决定分娩的因素
胎儿
抬头各径线
双顶径
长度:9.3cm
判断胎儿大小
枕额径
长度11.3cm
胎儿一般以枕额径衔接
枕下前囟径
长度9.5cm
胎儿一般以枕下前囟径通过产道
枕颏径
长度:13.3cm
囟门
前囟,菱形
后囟,三角形
胎位
胎儿畸形
产道
骨产道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平均11cm
入口横径
平均13cm
入口斜径
平均12.75cm
中骨盆平面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平均10cm
中骨盆前后径
平均11.5cm
骨盆出口平面
出口前后径
出口前矢状径
平均6cn
出口后矢状径
平均8.5cm
出口横径
平均9cm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骨盆倾斜度一般为60度
软产道
定义: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共同组成的弯曲管道
子宫下段的形成
未孕时子宫峡部长约1cm
规律宫缩
临产后拉长达7~10cm
宫颈管消失和宫口扩张
初产妇:先宫颈管消失,后宫口扩张
经产妇: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阴道,骨盆底及会阴部的变化
产力
子宫收缩力
主要产力
节律性
子宫节律性收缩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对称性和极性
缩复作用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重要辅助力量
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内旋转
姓名:常玲丹 学号:201802073 班级:2018级临床八大班
区别
分娩
28周~36周,早产
37周~41周,足月产
超过42周,过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