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学方法
各种教学法汇总。根据凯程视频课进行整理个教学法的简介,内容和意义。包含三舍法:学生考核:考试+平时行艺;苏湖教学法(分斋教学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等。
与他人建立中国教育会,暗中宣传革命、与他人建立革命性质的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确立教育方针,奠定民国教育的基本规模。
实用主义色彩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时代性与合理性具有灵活性。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具体实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学方法
三舍法
简介
王安石
熙宁兴学
创立于太学的学校管理制度
内容
外舍
初入
内舍
上舍
上等
直接授官
中等
殿试
下等
礼部试
都要经过考试和平时行艺
意义
学生考核:考试+平时行艺
学行优劣与官职任取相结合
利于求学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上舍考试与科举相结合,提上了太学的地位
我国古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苏湖教学法 (分斋教学法)
胡瑗于湖州州学创立,后来被范仲淹于庆历兴学时期引入太学
经义斋
学习儒经,是明体之学
培养统治人才
讲习解经
治事斋
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
达用之学
培养具有专长技术和管理的人才 主治一科,兼学其他
联系实际,实地考察
培养经世致用人才
第一次根据实际需要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
开创了主修和辅修的先河
实用科目纳入官学体制,取得儒经同等地位
积分法
始于宋朝,至元朝国子学逐步完善
积累计算学生当年学业成绩进行积分升级
每月考试一次,进行积分,成绩优异者可升级
与升斋等第法和三舍法相结合,作为升舍依据
提高学生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六等黜陟法
清朝地方官学,对学生生源定级的考试制度
考试成绩分为六等,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奖惩措施
实行动态管理
监生历事
又称“历练政事”或“实习历事”
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
中国古代大学最早的实习制度
历事:历练政事
学习一定年限进行历事,后进行考核
继续历练
返回国子监
学校培养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提高
社学
创于元朝,地方官学,设在农村地区
利用农闲时间,对8-15岁的农家子弟进行初等教育的形式
明朝制度开始完善,普遍设立,民间儿童初等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重要形式
有一定的强制性
清朝时普及面更广,还有义学诶,井学
发展农村教育,教育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
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