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生心理第一章思维导图
关于大学生心理第一章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包含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认识;做一个健康幸福的大学生;心理的实质;健康与健康标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等。
心理咨询第一章总结,包括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异常概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阳光心灵——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1.1做一个健康幸福的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问题较突出
相关文件:教思政厅【2011】1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建设标准》、[2015]5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8年,教育部党组织再次颁发【2018】41号文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开设目的: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1.2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1.人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与发展。3.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a对现实进行有意识的反应;b.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可以保持和监督有目的的活动的进行。) 4产生基础:客观现实
个体心理:人作为个体而存在,个人所具有的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认知过程、情感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状态: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的一个相对持续的状态
个性心理:(人格)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心理过程的认知过程:语言、想象。思维、记忆、知觉、感觉
1.3健康与健康标准
健康: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状态完好;道德健康。
标准1:1.主观感受;2.社会适应性标准;3.统计学标准;4自身行为来评判
许又新评判法
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管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3.人格的相对稳定。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双重性、可塑性、阶段性。(人格完整、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自我适应能力、悦纳自己、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1.4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异常:思想行为长期异于常人,致使其生活适应困难,并感到精神痛苦的复杂现象。
分类: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身障碍、心身疾病。
心理障碍:心理状态的病历性变化。(持久性、特异性)
心理疾病:较严重的心理异常
轻型: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性变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
重型:器质性的精神病和功能性的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
心身障碍:心理因素-功能失调
一般性心理问题:学习问题、适应性问题、人际交往、自我意识与人格方面问题、情绪困扰与压力、个人情感问题、关于未来就业的职业规划、网络问题、活着的意义
1.5.心理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外部世界)
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组织性、
家庭教育:原生家庭
学校教育
社区教育
人的主管能动性:决定作用
1.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认识
心理咨询: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原则: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发展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感情限定原则、防大于治原则。
心理治疗:目的改善病人的不良状态和适应方式,接触其症状与痛苦;
二者关系:理论方法、目的相同;心理咨询(心理正常;正常问题;专业人员不同)心理治疗(有心理障碍;疾病)
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代表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概要。
方法:自由联想法、释梦、阻抗、移情、解释……
行为疗法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艾森克
方法: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厌恶疗法、强化疗法……
以人为中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认知疗法
以认知理论为基础
基本观点: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观点,是行为和情绪的中介
ABC理论:
深田疗法
治疗原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催眠疗法、内观疗法、箱庭疗法、家庭治疗法、生物反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