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本图讲述了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包括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发展、冷战基本特征、世界多极化等。
本图带你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知识点,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整理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一起离开。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整理了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关税、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
表现
美国
政治
1947“杜鲁门主义”
经济
马歇尔计划
军事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接纳联邦德国
苏联
1947.9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华沙条约组织
地缘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分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形成
认识
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
不对称
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与苏联及其盟国
不完全
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
实质
经济援助西欧,以对抗苏联,从而称霸世界
北约和华约实质:军事集团
20世纪60,7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级力量成长冲击两极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冷战的发展
东西方关系
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具体表现(高潮)
1961——第二次柏林危机
1962——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基本特征
强硬对抗的同时,又有两国始终避免战争的自我克制机制
多极
欧共体的建立(1961)
欧洲煤钢联营
欧洲原子能联营
欧洲经济共同体
日本起飞,追求政治大国
中国和平崛起
第三世界兴起
1955——万隆会议
1961——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变化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东欧剧变
中苏关系恶化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两极格局瓦解
美苏关系
1905(缓和)
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1987,美国签署《关于消除两国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1991,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
同意两德统一
1979(对抗)苏联进攻阿富汗
中苏关系正常化——赫鲁巴乔夫访华
苏联解体
原因
根本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直接
历次改革未有实质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
外部
西方长期,和平演变
导火线
八·一九革命,苏共领导人放弃政权
教训
为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模式
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冷战
含义
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美挑起冷战
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战时同盟破裂
国家利益(最根本)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对外扩张
保障国家利益
苏意图
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化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苏联及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
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美战略
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