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肌肉性疾病
儿科学之神经肌肉性疾病,介绍了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热性惊厥、化脓性脑膜炎等,结构型知识框架分布学习理解!
脂质代谢 生物化学,其脂质特点: ①不由基因编码独立于从基因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系统之外 ②不易溶于水。
糖代谢 生物化学,分享了糖化学、无氧氧化/乳酸发酵(胞质)、有氧氧化(胞质+线粒体)、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血糖及其调节的知识。
生物化学 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 特点: ①酶催化 ②分阶段逐步完成 ③线粒体→CO2+H2O+ATP;微粒体内质网→对底物进行氧化修饰转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神经肌肉性疾病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出生时脑重达成人的1/4,神经元数目与成人接近但树突轴突短少,4岁才完成髓鞘化
脊髓发育→胎儿期位于第二腰椎,4岁上移至第一腰椎 腰穿→成人3,4,儿童4,5
神经反射 ①4个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脑病 ②肌腱反射较弱→提睾腹壁反射引不出或较弱 ③病理反射不病理→3-4m克氏症,2y以下巴比斯基症
热性惊厥
特点
①6m-5y ②体质较好 ③体温骤升时 ④全身性少短快,无神经系统疾症状预后好
单纯复杂的鉴别
诊断
排除性诊断,无意识障碍抽后玩耍如常
鉴别诊断→感染性(颅内,颅外);非感染性
治疗
1.一般治疗(保护)→呼吸道通畅,重者给氧,安静 2.止痉镇静→地西泮首选(0.3-0.5mg/kg,最大剂量10mg,不能肌注),惊厥持续状态用苯巴比妥 3.对症治疗(降温)→物理/药物,营养液体 4.病因治疗预防→复发倾向的发热开始就用地西泮
化脓性脑膜炎
5岁以下,流感嗜血杆菌→2m-2y
病因
新生儿和<2m→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 2m-12y→脑球,肺链,流感嗜血杆菌 >12y→肺链,脑球
临床表现
脑球→急性起病,危重爆发型,可24h内死亡 流感嗜血杆菌和肺链→亚急性起病,迁延易出现并发症
三大征象→①急性感染中毒与脑功能障碍 ②颅压增高表现 ③脑膜刺激征 新生儿及小婴儿不典型
特殊表现 ①脑球→瘀点瘀斑迅速扩大融合,DIC脑疝 ②肺链→原发感染灶,迁延易复发 ③金葡菌→原发化脓病灶(败血症迁延),皮疹,脑脊液浑浊易凝固
辅助检查
急性发热+神经系统异常→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
其它检查→血培养,皮肤瘀点瘀斑,外周血象,降钙素原
先控制颅压再腰穿,不然易脑疝
并发症及后遗症
①硬膜下积液(<1y)→好了好了又重了;头颅透光最简单CT扫描;硬膜下穿刺确诊和治疗 ②脑积水(脑室)→破壶音落日眼头皮静脉扩张 ③室管膜炎 ④ADH异常分泌综合征 ⑤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1.抗生素
原则→24h杀灭,敏感高浓度,急性期静脉给药(早期足量足疗程联合) 经验(三代头孢/万古霉素/氯霉素)→药敏;肺链首选三代头孢,脑膜炎首选青霉素,流感可用氨苄西林;耐药用三代头孢 疗程→肺链/流感嗜血杆菌(10-14d);脑球菌(7d);金葡菌和G-(21d)
2.激素
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炎对症,连续用2-3d
3.对症
惊厥,颅高压,高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4.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穿刺(每次每侧不超过15ml) 脑积水→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