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禅宗
哲学系考研笔记分享,内容为中国哲学史,佛教佛学之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下图将向你介绍禅宗的“第一义”、自信即佛、无念为宗、顿悟成佛等哲学理念。
中国哲学史 佛教 佛学 哲学系考研笔记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禅宗
何为禅宗
佛心宗、达摩宗、无门宗
达摩首创,慧可、僧璨、弘忍,南能北秀
北宗: 渐修
南宗:顿修、顿悟
《金、楞、大乘、六坛》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重大改革、反对、提倡、破除、弘扬
融入、影响深远、激发宋明心学
“第一义”
心即佛,见性成佛
“时、位”失去意义,吾心即佛,见性即是成佛
超佛越祖之谈,不可说、不可修
“问:如何是第一义”
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
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根本要旨
不落于形相、言诠的妙智
表示第一义:保持静默
不知之知、不修之修
自性即佛
A
一切事物各自具有的体性和体相
差别性:不同于其他
空性:真正性质,超言绝相
实相角度: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住二边、性相如如
把本体归于主体,把主体回落于众生个体的路向是禅宗的特殊
B
慧能认为自性
远离根本无明以及由之带来的烦恼“本自清净”
非有为法,无生灭相“本不生灭”
本来具有佛的一切功德“本自具足”
如实空
没有妄念,不随境迁“本无动摇”
本空,万法皆依本空之自性缘起“能生万法”
如实不空
C
如实空,如实不空称为“本然自性天真佛”
即:众生自性本然具足佛身和净土,无相无念无住品格,因被一念所迷故视而不见
所以:修习“无念”禅观
无念为宗
完全没念是不可能的,要求念而不起念
众生本具般若智慧的真如,此亦为“念”
然众生另起一心去看此心,则“生妄净”
无邪念,留正念
不起念,不住于念,念即来即去,念过即过
无相为体
以境而言“于相而离相”
不起相“随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
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常净自性
外高于一切相
无住为本
一念不着相,一念不执著,当下成佛
顿悟成佛
自性佛土
净土:与众生显示佛身相应之世界
自性佛身
自性净土
佛身
完全证入法性与法性无二无别的法身
为报答佛在因地修无量善行而获得的相好庄严的报身
为应所化众生之机缘而化现教化众生的化身
强调:法身即众生之“自性”
体:常清静的
用:能起现万法的
表显为“思量”
“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
瞬间,即身成佛
慧能特色:将所悟之理体直指众生心为佛心本性而非安置于心外
即:众生扫除各种知识的掩蔽后即可获得清净本心
顿悟成佛:清净本心在瞬间即得全部显现而成就佛果
自净其心,自见其性后,自性佛土即可刹那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