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洋务运动、温馨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等,适用于考试复习的同学们!
编辑于2021-12-20 16:25:09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背景:农民负担极为沉重
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加重税收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过程与壮举
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51.1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3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宣告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确立
路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南京
18533-1856上半年,太平军除了北伐失利,在湖北,江西,安徽,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军事上的全胜
其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
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作用
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中心
解决土地问题
作用
积极作用
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土地所有制
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均贫富”“等贵贱”“均平”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消极作用
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活方式
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具有不切实际和绝对平均的空想性质
《资政新编》
政治
“禁朋党之弊”
经济
主张发展近代工程,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
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
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
文化
建立设立新闻馆以报实事
破除陈规陋习
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福利事业
外交
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
严禁鸦片输入
对于外国人,强调准为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败亡
1864.6洪秀全去世,1864.7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天京事变
洪秀全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史意义
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训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的领导,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原因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领导集团有些人生活上追求享乐,政治上争取权利。
战略出现了重大失误
其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
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
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洋务运动
洋务事业的兴办
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企业
1861安庆军械所
1865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1866福州船政局
1867天津机器局
1890湖北枪炮厂
民用企业
少数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采取官督商办
官督商办——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军队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
19世纪70到90年代: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学堂
翻译学堂
京师同文馆
工艺学堂
军事学堂
船政学堂
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和官费赴欧洲留学生200多人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得人们开阔眼界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
封建性
洋务运动企图以吸取西方的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
依赖性
洋务派官员一再主张“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
腐朽性
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谭嗣同
《仁学》
严复
翻译《天演论》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办学会
强学会
南学会
保国会
设学堂
万木草堂
长沙时务学堂
办报纸
梁启超《时务报》
严复《国闻报》
湖南《湘报》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三个问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表现
政治
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
淘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清廉
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
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经济
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物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
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
厂办邮政,修筑铁路
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军事
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
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
文化教育
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
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评价
这些政令和措施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结果
1989.9.21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自身的局限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弱小
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结果
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发展起来
离开
石达开
韦昌辉
杨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