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情绪
对普通心理学中情绪这一章最完善的概括,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编辑于2021-12-25 15:07:35家人们,我对《普通心理学》人格这一章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哦,具体包括: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人格成因。喜欢心理学和想考研的家人们可以点赞加关注哦
把炒股当作游戏,结合3年炒股的亲身经历,用玩好一个游戏的视角来教你炒股。句句在聊炒股,句句又不离游戏!具体内容包括炒股的目的、指导心态、指导方法。而指导方法又包括:学习游戏规则、积累实操经验、锻炼实操心态、形成自己的游戏风格。喜欢炒股的家人们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对自己上大学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明确了人生目标。上大学后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困扰的家人们可以看看哦,喜欢的话可以点赞加关注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家人们,我对《普通心理学》人格这一章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哦,具体包括: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人格成因。喜欢心理学和想考研的家人们可以点赞加关注哦
把炒股当作游戏,结合3年炒股的亲身经历,用玩好一个游戏的视角来教你炒股。句句在聊炒股,句句又不离游戏!具体内容包括炒股的目的、指导心态、指导方法。而指导方法又包括:学习游戏规则、积累实操经验、锻炼实操心态、形成自己的游戏风格。喜欢炒股的家人们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对自己上大学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明确了人生目标。上大学后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困扰的家人们可以看看哦,喜欢的话可以点赞加关注哦
情绪
情绪的概述
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情绪的组成
主观体验
一种自我感受
生理唤醒
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
主控情绪的的是自主神经系统
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语调表情
情绪的功能
适应功能
婴儿依赖情绪来与成人交流
情绪与人的适应行为有关
攻击行为·躲避行为·寻求舒适
人通过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适应社会的需求,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功能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人所体验到的情绪对其社会行为有重大影响
处在悲伤中的人最礼貌
动机功能
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
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恐惧感和急迫感会增强内驱力
组织功能
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
情绪状态影响学习·记忆·社会判断和创造力
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
当人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或者产生攻击性行为
情绪的分类
一
基本情绪
复合情绪
恐惧和期待混合产生焦虑
二
积极情绪
与接近行为相伴
消极情绪
与回避行为相伴
情绪的维度(特征)和两极性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减两极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情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情绪事件对个体意义的大小
情绪还有轻松和紧张两极
情绪的紧张性取决于个体面临的情境的紧迫性,个体的心理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
情绪的维度理论
三维理论
四维理论
情绪状态及其分类
心境
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激情
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在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应激
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与脑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情绪系统
趋近系统
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与趋近有关的积极情绪
退缩系统
帮助有机体远离厌恶刺激源,或者组织对威胁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情绪
与情绪有关的一些脑结构
前额皮层
左侧前额皮层
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
右侧前额皮层
与退缩系统和消极情感有关
杏仁核
对识别和产生消极情感有重要作用
在厌恶学习中也很重要
双侧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对厌恶刺激无反应
海马和前扣带回
海马在情绪行为的背景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海马受损的个体会在不适当的背景中表现出情绪行为
前扣带回主要与情绪的加工有关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的影响
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化与情绪
个体处于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
个体处于消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电位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
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恢复活动,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活动前的平静状态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人们的激情提供了生理的燃料
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是人的面部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
情绪与分泌系统
在特定的情绪状态下,外部腺体的活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积极情绪的产生可增强消化腺的活动,促进唾液·胃液和胆汁的分泌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引起不同的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
紧张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
情绪与生理唤醒模式
每个情绪都有自己独特的自主的活动模式,生理唤醒是不同的
表情
面部表情
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
情绪与人的面部表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并且能为全人类所理解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识别愤怒的面孔比识别愉快的和中性的面孔速度快
微表情识别
姿态表情
身体表情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变化
高兴时捧腹大笑
手势表情
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它存在团体差异,它受文化的影响
语调表情
语音的高低·强弱等,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
感觉反馈
反馈活动可以影响情绪的体验
面部表情
微笑的面部表情使较冷的血液流入大脑,通过降低大脑的温度产生愉快的情绪
身体姿势
握紧拳头,把它斜放在身前时,会感觉发怒
言语行为
用缓慢的·微弱的声调谈论与悲伤有关的事件时,被试会感觉更悲伤
情绪理论
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的外周理论
情绪刺激物引起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情绪取决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
强调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坎农-巴德学说(丘脑学说)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大脑对情绪有调节作用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刺激情境并不是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
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条件
沙赫德-辛格的认知-生理结合说
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里整合的结果
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
三个亚系统
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期望
现实情境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它带有庞大的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结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出现不一致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激活状态,情绪就被唤醒了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觉知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三个评价
初评价
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次评价
是指人对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
再评价
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是分化的,不同的情绪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制,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力量
情绪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
情绪的调节
一·情绪调节的内容
具体的情绪调节
唤醒水平的调节
高唤醒对认知操作起瓦解和破坏作用
狂怒使人失去理智
情绪成分的调节
生理反应
主观体验
表情行为
二·情绪调节的特征
情绪调节的恒定性
维持适度的情绪体验和表情
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
情绪调节的等级组织
上级环路倾向于与长期的·抽象的目标相连
帮助他人
下级环路与具体的行为机制有关
让朋友搭车
如果用低级机制取代高级机制就可能出现调节的失败
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个体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受文化规范的影响
重视体现自我独立性的文化中愤怒的表达是普遍的,而在相互依赖的文化中,愤怒是被看成是有损社会和谐的
三·情绪调节的类型
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内部调节
个体内部
个体的心理·生理·行为
外部调节
个体以外的环境
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增强调节
修正调节
对消极情绪进行修正,使之恢复平静
维持调节
维持积极情绪
增强调节
将消极情绪调整到积极情绪
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原因调节
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
反应调节
情绪被引发后,对各种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表情·生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表情
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良好调节
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
不良调节
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
四·情绪的调节过程
原因调节
情境选择
情境修正
努力改变情境
注意转换
认知改变
反应调节
情绪被引发后,对各种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表情·生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表情
五·情绪调节的维度
认知调节
情绪体验调节
悲伤的人采取寻求帮助的策略
行为调节
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
生理调节
情绪生理调节是系统性的,这种调节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的感受
人际调节
主要是与个体有亲密关系的人
六·情绪调节的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
回避和接近情境
儿童在爬山或走路时就采取了
控制和修正策略
控制和修正情境
注意转换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
表达抑制策略
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表情
抑制厌恶和悲伤并没有减弱情绪感受,反而使交感神经的激活水平提高
合理表达策略
用合适的方式调节或表达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