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第一章思维导图,本章是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的内容概述,学习价值高,欢迎下载。
近代化学基础第二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讲述了离子键和离子晶体、离子的极化作用、分子间力和氢键、共价键理论、金属和金属晶体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氢原子光谱和原子轨道能级
能量量子化
玻尔原子轨道能级
微观粒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波
微观粒子运动统计规律
海森伯不确定定理
概率
概率密度
单电子体系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描述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
径向波函数
角度波函数
量子数
限制关系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电子云
节面
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比角度轨道略瘦
正负代表Y的正负
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径向部分
四个量子数
主量子数 n
决定轨道能量的高低
主量子数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角量子数 l
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一个主层中l有多少个值就表示该层中有多少个形状不同的亚层
决定电子轨道运动的能量
磁量子数 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不同伸展方向
在第n个主层上,有n∧2个轨道
自旋量子数 ms
决定电子运动的自旋方向
顺时针
+1/2
逆时针
-1/2
n为自然数(1.2.3…) l≤n-1 (0.1.2…) lml≤l (0.±1.±2...)
泡利不相容原理
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电子层最大容量原理
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
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表
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图
科顿能级图
屏蔽效应
钻穿效应
鲍林近似能级图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
在同一原子中,每个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应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
洪特规则
在等价轨道上,电子尽可能以自旋平行的方式分占不同轨道
等价轨道上全满、半满、全空较稳定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价电子层
价电子构型
原子实
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排布
n+0.4l
五种电子构型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s
d
ds
p
f
核外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
元素的电子层数=能级组中最高主量子数=周期数(钯除外)
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数=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
有效核电荷数的周期性
原子半径
原子核到最外层电子的平均距离
共价单键半径
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时核间距的一半
金属半径
金属单质晶体中,两个相邻金属原子核间距的一半
范德华半径
分子间
变化规律
⑴ 同一元素 r(负离子)>r(原子)>r(正离子)
⑵ 同一周期 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长周期特殊)
⑶ 一般是由上至下r增大
镧系元素整个系列的原子半径缩小的现象成为镧系收缩
电离能(I)
第一电离能 第二电离能 kJ/mol或eV
电离能是衡量某原子是否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标准
电离能越小,表示该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
(1) 同一元素 I1<I2…
(2)同一主族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电子层数相应增多,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都在增加,原子半径增大起主导作 用。故同一主族内,I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 副族元素的电离能变化幅度小,且不规则
(3)同一周期 从左到右电离能变化总趋势增大,但受外电子层结构的影响有曲折起伏
电子亲和能(A)
元素的电子亲和能绝对值越大,表示该元素的原子越易获得电子,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一般来说,电子亲和能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即在同一周期中是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增大,在同一族中是按由上到下的方向减小
元素的电负性
衡量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指定氟的电负性作为定量标度 电负性是个相对比较值
Χ=1/2(I1+A)
周期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递增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递减
副族元素没有明显递变规律
定性说明问题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
一般金属元素电负性小于2,非金属元素电负性大于2
46 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