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章节,本篇导图将重点已经标注,内容含量大,梳理了易混易错点。其中三大规律常考,量变与质变、矛盾、否定之否定。
这篇导图从大作文审题干,到写作进行梳理总结。让大家从审题找到观点句打下基础,再到从材料中完善内容。导图中有例题,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审题干。写作时可以按照写作结构公式练习,熟能生巧。祝大家高分上岸!
认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组成部分,本篇导图将认识论分为认识、实践、认识与实践,系统梳理了认识论易考易混部分内容,对于学习马哲有很大的启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辩证法
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
两大观点
联系
定义:事物与事物之间——外部联系;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内部联系
特点
客观性: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现象
普遍性:时时有联系,时时有联系
e.g.蝴蝶效应
多样性:形式多样
整体与部分联系
相互依赖
整体统帅、决定
部分反作用于整体,特殊情况可决定整体
整体是各部分的有机结合
条件性:通过一定条件才能建立联系
方法论: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把握事物、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发展
概念: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tips:题中会出现“新”、“旧”两种事物词
永恒性:宏观方向是前进上升
过程性:交替斗争的过程
方法论:坚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把事物看做变化发展的过程
明确事物处于什么阶段和地位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
三大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
数量增减or场所变更or功能变异
变顺序,如田忌赛马
渐进的、不显著的
质变
根本性质变化
e.g.凤凰涅槃
度:临界点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方法论
做好量的积累,促成质变
e.g.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防微杜渐
坚持适度原则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二)对立统一(矛盾)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对的、有条件的
e.g.塞翁失马、乐极生悲
斗争性
矛盾双方排斥、分离
绝对的、无条件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时时矛、事事矛
特殊性:不同事物不同矛,同一事物矛不同。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e.g.精准扶贫、因材施教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矛和次矛
在多对矛盾中
主矛起决定作用
tips:题干是动态做一件事;出现:重点、关键、首位等词
矛主和矛次
在单一矛盾中
矛主起主导作用
tips:题干是客观评价;出现:主流、主体、性质、总的来说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概念
肯定:维持其存在
否定:促使其灭亡
实质: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阶段:肯定→否定→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科学分析,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