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区概论
社区概论思维导图,知识内容有社区的含义、社会空间、社区的分类、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城市城区政府和社区建设思维导图,讲述了社区整合、社区整合的特点、社区整合的主导作用、城市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国外社区发展简况思维导图,介绍了国外社区发展的几个方面、东京的社区管理模式、俄罗斯莫斯科的和睦中心的任务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一章社区概论
※什么是社区?
1、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社区一词最初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共同体和社会)一书中首先使用的。
2、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纷繁复杂,并不都强调“共同”
社区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
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
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关系更紧密。
3、社区与行政区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
二者相同的地方,主要是它们有重合部分;
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行政区是人们为了社会管理的方便或基于某些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需用人为划定的,故其边界或范围很清楚。
社区由于主要的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
4、社区与社会组织也不是同一概念。
5、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是按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来组成或划分的人文区域;
二是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三是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有一个维系社区的管理组织。
四是社区要有一个相互稳定、相对独立的地域界限或聚居场所,而且还是人类有意识、有系统、有固定性的生产与生活区域。
五是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社会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活动在其中的社会组织,社区空间则不同,它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两者的结合,既为社区中人群的活动提供了组织空间网,也为此提供了地理的活动区域。
※社区的分类
1按社区发展的历史,可分为:流动型、半固型、永久型社区等。
2根据社区内部组织形式,可分为:整体、局部社区等。
3根据社区功能,可分为:文化、商业、工业、林业、旅游社区等。
4根据社区的地貌,可分为:平原、山区、高原、滨海社区等。
5根据社区的结构及其综合表现,可分为:农村、城市社区;
6从纵向划分,可以分为传统、发展中社区;从横向分:法定、专能、自然社区
※社区发展:本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费兰克·法林顿在其1915年出版的《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应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提出来的。
※中国社区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旨在以社区发展为切入点,全方位加强社区建设,增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1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必然选择。
2是扩大民主、促进城市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3是一项基础工程。
4是建设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一项民心工程。
※社区建设的含义:
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
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将社区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的新型社区。
它也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
※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
维护社区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秩序渐进。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1社区服务:包括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群体的福利性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使用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2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和计划生育;
3社区治安:包括社区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节、帮教失足青年、防火防盗等;
4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文化、教育、科普活动等;
5社区环境:包括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保护等。
※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
以“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体制为宜,二级政府指的是市、区级政府,三级管理指的是市、区和街道的管理,四级落实指的是市、区、街、居的组织落实。
“二三四”管理体制,重点在于加强街道和居委会,而且关键在于市、区两级要逐级放权给街道建立责权利统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管理体制。
※社区建设的运行体制: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分管,街道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
※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建设新型的社区和社区组织体系。
2)已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