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一.中学教学工作
本大纲对中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描述并整理为一张思维导图,包括相对具体的工作内容,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本思维导图主要对中学教资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内容做了简要概括,需要的可以收藏下。
本知识框架主要概括了中学教资中教育知识与能力中的班级与班集体的主要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本知识框架概述了中学教资中教育知识与能力中的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十一.中学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做好三项工作
钻研理论教材
分析研究学生
设计教法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上课
课的类型与结构
单一课及其结构
传授新知识的课---新授课
培养技能的课---练习课,实验课
巩固知识的课---复习课
综合课及其结构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方法得当
教学组织严密
教学语言清晰
双边活动积极
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
另:教学评价
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课程评价
教学评价的种类(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诊断性评价(在学期教学开始)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总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含义
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直观性原则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
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婆术”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
概念: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的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以致用)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原则)
常用教学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我国中学常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传授新知识的谈话
复习巩固知识的谈话
讨论法
演示法(直观法):示范性实验(老师讲学生看)
参观法:对实际事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分类
模仿性练习
独立练习
创造性练习
实验法
实习法(实习作业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教师对学生一个有一个轮流地教
班级授课制: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
产生与发展
1632年夸美纽斯:泛智教育
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主要优缺点
优点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高效率的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难以因材施教
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缺乏灵活性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含义: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主要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作业交替进行
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分组教学制
外部分组: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内部分组: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也叫班内分组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克伯屈创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道尔顿制又称契约式教育,全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由美国帕克赫斯特创行
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特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但不利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特朗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