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外科
个人实习期间根据科室要求所整理的部分资料,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突发异常剧烈头部胀痛或爆裂样疼痛(为头痛之最),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最具特征性,以颈强直多见)。
编辑于2022-01-16 14:54:18神经外科实习知识
常用药物
脱水利尿剂
20%甘露醇
常用剂量:125ml,须告知家属防止脱水过度
注意:有无结晶,速度常规100滴/分,用药前确认在血管内、药物外渗硫酸镁湿敷
甘油果糖
作用:急慢性ICP升高,脑水肿等;外伤、骨折后预防骨筋膜综合征;缓解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
5P: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无脉 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呋塞米
注意:有无低钾血症
抗癫痫
苯巴比妥
丙戊酸钠
失神小发作,婴儿痉挛症,肌阵挛性及运动不能发作——首选
常用剂量:50mlNS+1.2VPA泵入,速度为2-4ml/h
禁忌肌肉注射,肝损害者慎用,可导致胰腺炎(可能性很小)
安定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缓慢静推(不少于5分钟)
抗生素
青霉素
头孢类
万古霉素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良反应:低血压,喘息,荨麻疹,“红颈”,肾毒性耳毒性
美罗培南
对其及碳青霉烯类过敏者,使用VPA者禁用
亚胺培南西斯他丁(泰能)
肌酐消除率≤5ml/min,3个月以下婴儿或肾功能损害的患儿禁用
胃肠道疾病,尤其是结肠炎慎用
利奈唑胺
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及并发的菌血症,金葡菌,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
止血剂
止血敏(酚磺乙胺)
术前及术后出血,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所致出血,呕血,尿血
可与Vk合用,不能与EACA混用
维生素K1
EACA(氨基己酸)
纤溶亢进所致的前列腺、尿道、子宫、肺、肝、胰、脑、肾上腺、甲状腺的外伤
手术出血,但伤口大出血或癌肿出血无用
慢性渗血一般疗效较好
术前用药防止脏器出血和术后的渗血
合用肝素,DIC的晚期,阻止继发纤溶亢进
护胃药
雷尼替丁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胃复安
护脑药
依拉达奉
化痰药
氨溴索
溴己新
其他
纳美芬
作用:促醒,神经功能性损伤疾病,防复吸
尼莫地平(钙拮抗剂)
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
偏头痛
注意:避光,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
硝普钠
作用:高血压急症,急性左心衰
避光,高渗药液
卡马西平
抗癫痫(强直性发作,部分性发作首选),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
口服药物
降血压
施慧达(Ca+阻抗),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吲达帕胺,美托洛尔
降血脂
阿乐
降血糖
瑞格列奈(饭前30min服用),二甲双胍(餐后服用),阿卡波糖(与第一口淀粉类食物同服)
其他
奥氮平,洛哌丁胺等
锥体外系反应: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静坐不能等
常见疾病
出血
硬脑膜外出血(EDH)
表现
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
颅内压升高及脑疝
幕上
先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再合并枕骨大孔疝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幕下
直接形成枕骨大孔疝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神经系统体征
出现小脑幕切迹疝时,可出现对侧锥体束征
脑疝发展,脑干受压严重时可导致去大脑强直
手术指征
幕上>40ml
幕下>10ml
中线结构移位>1cm
GCS评分较前减少≥2分
ICP进行性升高,局灶脑损害,脑疝早期征象
辅助检查
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
硬脑膜下出血(SDH)
CSDH术后护理
鼓励多饮水,吹气球,促进脑复张
阿托划他丁钙20mgQN,促进CSDH吸收,降低术后血肿的复发率
引流管护理
平卧位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
保持引流通畅,低于创腔30cm
侧脑室引流: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禁止用NS冲洗,拔管前须试行夹闭
保持无菌,避免逆行感染
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质
尽早拔管,术后3天左右拔管
辅助检查
新月形或半月形密度影
脑出血(ICH)
进行性意识加重
最常见的部位
基底节的壳核
三偏征
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辅助检查
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
区别
ICH
<60岁
活动或情绪激动
10min至数小时症状达高峰
头痛、呕吐、嗜睡、 打哈欠等全脑症状
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
多为均等性偏瘫
CT检查为脑实质高密度病灶
病因: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
脑梗死
>60岁
安静或睡眠中
10余小时/1-2天达高峰
全脑症状无或较轻
意识障碍无或较轻
多为非均等性偏瘫
CT检查为脑实质低密度病灶
病因:脑动脉粥样化,脑动脉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临床特点
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多有剧烈运动、极度情绪激动、用力咳嗽和排便等明显诱因,而无前驱症状
突发异常剧烈头部胀痛或爆裂样疼痛(为头痛之最),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最具特征性,以颈强直多见)
检查
CT——确诊首选
DSA——最有意义(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而其为SAH最常见病因)
脑脊液——最具特征性和诊断性(不凝固血性液体)
并发症
再出血(第2周发生率最高)
绝对卧床休息4-6周
调控血压
应用抗纤溶药物
EACA,氨甲苯酸(PAMBA,可引起脑缺血性病变常与尼莫地平联合使用)
脑血管痉挛
维持血容量和血压
应用钙通道阻滞药
脑积水
动脉瘤
诊断金标准
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注意预防出血及再出血
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颈动脉压迫实验
按压患侧颈总动脉,直到同侧颞浅动脉搏动消失
开始压迫5min/次,逐渐增加到20-30min/次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颅底骨折
颅前窝
熊猫眼症,揭开兔眼症
眶周,球结膜下
鼻漏
嗅、视神经
颅中窝
乳突区(Battle)
鼻漏、耳漏
面、听神经
颅后窝
乳突部、咽后壁
无
第Ⅸ-Ⅻ神经
CSF护理
鉴别
月晕样淡红色浸渍圈
尿糖试纸或葡萄糖定量检测
腥味液体流出,警惕
体位
半坐卧位,头偏患侧
平卧位,头稍高(CSF多,防止ICP过低)
局部清洁消毒
每日两次,避免棉球过湿
预防逆流
三禁忌:禁止堵塞、冲洗、滴药入鼻腔,耳道 禁止经鼻置管 禁止腰穿
三避免: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鼻涕 避免挖耳、抠鼻 避免屏气排便
用药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和TAT或破伤风抗毒素
脑疝
小脑幕切迹疝
ICP增高症状
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频繁的喷射性呕吐
瞳孔改变
患侧进行性散大,影响脑干供血时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运动障碍
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严重时去大脑强直发作(脑干受损)
意识障碍
进行性加重
生命体征
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或汗闭,面色红润或苍白,体温可达41℃或不升
枕骨大孔疝
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易误诊
迅速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癫痫(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
共性
发作性
短暂性
重复性
刻板性
用药原则
小剂量
联合用药
长期规律服药
停药
完全控制4-5年
1-1.5年无发作
分类
部分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
复杂部分性
部分继发全面发作
全面性发作
失神发作
强直性发作
阵挛性
强直阵挛性
肌阵挛性
失张力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发作30min以上未行停止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5min以上
胶质母细胞瘤
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死亡率高。常见恶性肿瘤
垂体瘤
常见良性肿瘤
三叉神经痛
分支
眼支
上颌支
下颌支
临床表现
面部剧痛
性质固定(电击样,针刺样),突发突止,双手紧握或用力按压缓解
疼痛扳机点
口角,鼻翼,舌等处最敏感(面容憔悴,卫生差)
周期性发作,痛性抽搐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其他
实习阶段要求
GCS评分
睁眼反应(E)
自动睁眼4
呼唤睁眼3
刺痛睁眼2
无反应1
C——眼肿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不能睁眼
言语反应(V)
回答正确5
回答错误4
吐词不清3
有音无言2
不能言语1
T——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D——本来即存在言语障碍
运动反应(M)
按吩咐动作6
疼痛定位5
躲避疼痛4
刺痛屈曲3
刺痛伸展2
无反应1
瞳孔观察
大小
正常:2.5-3mm
双侧瞳孔记录
o=o,o>o,o<o
一侧增大
对光反射存在
神经炎
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
神志清楚
动眼神经损害
昏迷及对侧肢体瘫痪
中脑损害
调节反应迟缓
中脑顶盖病变
进行性,意识障碍
颞叶沟回疝
双侧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昏迷
中脑动眼神经核受损,小脑扁桃体疝,ICP增高症,临终
神志清醒,视力障碍
视神经炎 ,多发性硬化症
共济失调,部分可见典型Charcot三主征(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吟诗样语言)
药物中毒
阿托品、麻黄碱
阿托品化:①瞳孔较之前扩大②颜面潮红③皮肤干燥、 腺体分泌物减少、无汗、口干④肺部湿罗音消失 ⑤心率增快,≤120次/分,快而有力
双侧缩小
药物中毒
吗啡、氯丙嗪等
SAH,脑室或脑桥出血
双侧不等大
脑干病变
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对光反射
记录
+灵敏,-不存在,+-迟钝
意识评估
清楚
模糊
嗜睡
昏睡
浅昏迷
中昏迷
深昏迷
肌力分级
0级——没有肌肉收缩
1级——有肌肉收缩,不能产生运动
2级——能平行移动,不能抬离床面
3级——能抬离床面,不能抗阻力
4级——能抗部分阻力
5级——正常
十二对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副舌下全
最大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