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亲密关系
爱学习,爱分享。亲密关系的本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似乎只是孤单或者渴望能有人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但事实上每段亲密关系背后,我们的灵魂都指引我们去体验灵性上的满足。
编辑于2022-01-18 09:47:22亲密关系
一、亲密关系的本质
表面上看起来,我们似乎只是孤单或渴望能有人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但事实上每段亲密关系的背后,我们的灵魂都指引我们去体验灵性上的满足。可以说,朝夕相处的亲密关系是高层级的“灵魂关系”的第一阶段。
二、月晕现象
1. 吸引磁场
人们的行为都是在其动机支配之下而做出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他/她。
2. 期望与要求
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会失败。你终究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
三、幻灭阶段
1. 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
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
自我放逐(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
2. 因果关系
亲密关系能治愈我们的旧伤,但在过程中,我们必须先体验对我们造成影响的旧伤。这时候问题来了,我们本来应该用负责的态度来处理伤痛,却往往怪罪伴侣伤害我们。然后我们会尝试控制他们的行为,确保他们不会再犯。
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相互指责。
从表面上看,争执的双方似乎往往站在相对的立场,但事实上,所有的争执都起源双方共同的痛。只要能察觉彼此的问题,他们就能化争吵为理解。
3. 愤怒情绪
在权利斗争中一定包含愤怒的成分,刺激我们做出无情的行为,诸如攻击伴侣的人格,拳脚相向或冷战。
第一, 怒气能够麻痹我们心中的痛苦,压过所有的消极情绪。
第二, 就是让对方有罪恶感,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控制对方的行为。
如果你能够直接面对你内心当中最深层次的伤痛的话,无疑是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最好的方法。
8个问题影响高效沟通
a 我想要什么?
b.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c. 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d. 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否似曾相识?
e.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f.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g. 情绪背后有那些感觉?
h. 我能不能用爱回应这种感觉?
不幸的是,用愤怒来保护自己,永远比面对痛苦要容易得多。
我们习惯用攻击
情绪抽离
被动攻击
玛丽:你看到电费单了吗?比上个季度多2000。 约翰:亲爱的,冬天到了啊,我们用电量增多了呀。 玛丽:可是这样我们就没有钱去度假了。 约翰:我可以去多加点班呀,这样就没问题了。玛丽?你还好吗?(约翰开始倾听) 玛丽:不好,我觉得生气,这张电费单让我感到我们的生活永远没办法得到改善。(玛丽开始注意自己的情绪) 约翰:我了解,可我们的周末不能就这样毁了。 我希望我们能出去玩玩。(约翰现在已经确定了让两人都快乐的意向)这样吧,也许周一我可以要求加薪。 玛丽:不,真正困扰我的并不是电费单,也不是你加班太多。这个问题我已经遇到很多次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玛丽选择不责怪约翰,因此察觉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约翰:听起来你好像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我希望你明白,你在我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约翰努力想分担玛丽的痛苦,并且用重视的态度来抚慰她。) 玛丽:谢谢你,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感觉。从小时候起,我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玛丽继续与约翰分享自己的感觉,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痛苦的根源。) 约翰:没人爱吗? 玛丽:没错! 约翰:我了解你的感受,我母亲也总让我有同样的感觉,她总是抱怨我没钱。(约翰了解到玛丽和他同病相怜,并让自己感受深层的情绪。) 玛丽:我也是,没有价值。不过,你真的很好。我常常想跟你分手,因为我觉得自己配不上你。(两个人都继续分享更深层次的感觉,渐渐找到了和谐。) 约翰:你从来没告诉过我呀!亲爱的,你对我来说是最好的。 在这个例子中,两人都让心中的痛苦浮出表面,约翰和玛丽已经不再怪罪彼此,他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用健康的方式处理它。
4. 爱意
爱意的产生,是由于灵魂在驱策我们去学习如何真心地爱自己和对方。它能让我们克制冲动,用负责的态度来处理我们心中的不快,不致说出责怪或指责的话,而用理解、体谅的话来替代。这样,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才能够成长,并了解真正的自己。
5. 赢在心态
逃避痛苦、不愿面对的倾向,只会延长我们所受的考验与苦难。许多人在面对痛苦时都会倾向逃避、挣扎、发怒或反应过度,因而使痛苦加剧。但是,由于我们的不完美而产生的痛苦也不会自动消失。坦然面对痛苦而不抗拒,那么痛苦就会转变为一份礼物,让我们更有自信,更相信自己,更接近自己的灵魂自由。
四、内省阶段
1. 穿墙而过
习惯了用一套固定的方法来对待彼此及处理不断浮现的老问题。
2. 受害者监牢
受害者
遇到问题时,你首先会采取的位置是“受害者”。你感到恐惧、自悲自怜、抱怨,觉得自己被当成了替罪羔羊。
迫害者
心存责怪、自认优越、追求完美的迫害者会愤怒地设法逃离痛苦,于是他会把问题怪罪到别人头上。
拯救者
我们心中拯救者所做的事,就是努力地让我们处在没有痛苦也没有问题的理想境界。
3. 受害者监牢中的陷阱
①左右为难
吉姆有一份稳定的办公室工作,但他又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他选择艺术工作,就可以做真正喜欢的事。但这样,他就没有经济保障了。如果继续坐在办公室,经济是有保障了,但是不能从工作中得到任何乐趣。该怎么选择呢?
②对家庭死忠的监牢
比如娜娜觉得她所选择的男朋友必须满足父母的要求。
③牺牲心态的监牢
为了家人我不得不做一些事情,哪怕我自己并不开心做这些。但为了家人,我选择牺牲自己。
④依附情节的监牢
Tony的母亲有一段时间很不快乐,小Tony觉得母亲不快乐是自己的错,于是他就想如果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也许母亲就会开心一点。
⑤竞争的监牢
比如,你会和伴侣相互比较,而把朋友、孩子当作奖品(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或者你可能单纯地向伴侣证明你比他特别。
⑥死亡的诱惑
在遇到某种挑战时,很多人都会说:“我再也不想有这种感觉了,我情愿死。”
4.走出受害者监牢的原则
①.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你必须得突破自己的认知,先得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
②. 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就是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不仅仅解决的是洗碗或电费的问题,而是你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
③.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④.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的事百分之百负责。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你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然后了解自己内心的这个缺口就能解决的事情,不要去怪罪别人。
⑤. 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就是能够问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发现亲密关系当中到底有什么问题。找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更加接近自由。
⑥. 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就是一切的东西,只要你用爱来对待,用爱的方法来解决它,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五、启示阶段
1. 量子隧道
只要我们的意愿是想了解无条件的爱,就有机会穿越“量子隧道”,从而立刻体验到灵魂关系。
2. 相信爱
让你面对困难仍能心存希望,并相信只要决心选择爱,就能度过所有的困境。
3. 允许
灵魂关系的关键就是允许,当然这不是要你整天呆坐着无所事事,而是要说尽人事听天命,让一切都顺其自然。
第一种,启示推动着你的力量,让你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 第二种,以毫无察觉的方式显现。 第三种,让你有自己选择的力量,而不是听天由命或辛苦地走完亲密关系的前三段。
我现在属于哪个阶段?潜意识的威力确实是大
我是我怎么那么容易发脾气呢
要“穿越”
我就经常喜欢和我老公还有朋友比较
以前不快乐是老是把自己放在受害人位置,这样用扭曲的视角看到的一切都是扭曲的
夫妻是彼此修炼的道场
直面内心
书籍推荐:《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