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几种常见休克特点
病理生理学的休克章节中关于几种常见休克特点部分的知识点归纳,包括失血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变应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药理学的抗精神失常药章节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介绍了如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分裂症。
药理学的抗心律失常药章节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分享了电生理学基础、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常用药的知识,快来看看吧!
药理学的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章节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癫痫是脑局部病灶的神经元兴奋性过高而产生阵发性的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大脑功能短暂失调的综合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失血性休克
因素
失血量,失血速度
表现
15~ 20min,失血<总血量10~15%——代偿机制维持正常
<15min,失血>总血量20%(约1L)——失代偿→CO,MAP↓→失血性休克
失血量>总血量45~50%,——死亡
特点
具有“休克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分期明显,休克研究的基础模型
大量失血→血容量迅速↓→血液重新分配→休克早期,肾血流灌注不足→急性肾衰
易并发急性肾衰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肠血流灌注↓→肠屏障功能↓→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及细菌移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脓毒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
定义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休克
经典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大叶性肺炎和腹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
G-杆菌感染最常见
死亡率高达60%
机制
与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有关
病原微生物→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等→炎症介质↑→SIRS→促进休克
某些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
某些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
细菌毒素及炎症介质→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心泵障碍
类型
血流动力学变化
高动力型休克/高排低阻型休克/暖休克
引起高代谢和高动力循环状态的休克
发热、CO↑、RP↓、脉压↑等
皮肤粉红色,温热而干燥
少尿
BP↓
乳酸酸中毒
β-R激活
LSAM↑→儿茶酚胺↑→β-R→心肌收缩力↑,动静脉短路开放→回心血量↑→CO↑
外周血管扩张
脓毒性休克→TNF-α,IL-1,NO以及扩血管物质↑→外周血管扩张→RP↓
质膜KATP通道激活→钙内流↓→外周血管扩张
CO↑
真毛细血管网血液灌流量↓
动静脉短路开放
组织缺血缺氧
低动力型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称冷休克
CO↓,RP↑,脉压缩小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
尿量↓
病原体毒素、酸中毒及某些炎症介质→直接抑制/损伤心肌→心肌收缩力↓→微循环血液淤滞→回心血量↓→CO↓
严重感染→LSAM强烈兴奋→缩血管物质↑,扩血管物质↓→RP
过敏性休克/变应性休克
实质
I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
伴荨麻疹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过敏症状
发病急骤
休克的两个始动环节
过敏反应→血管广泛扩张→血管床容量↑
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外渗→血容量↓
IgE
过敏原与IgE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靶细胞脱颗粒→组胺,5-HT,激肽,补体C3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通透性↑,RP↓→真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容量,回心血量↓→BP↓
心源性休克
始动环节——心泵功能障碍→CO↓
BP在早期显著↓
微循环发展过程基本与低血容量性休克相同
死亡率高达80%
血流动力学
低排高阻型
RP↑
多数
减压反射抑制→LSAM↑,外周小动脉收缩
低排低阻型
RP↓
少数
心肌梗死/EDV↑,P↑→心室牵张感受器→抑制交感中枢→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