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分及其它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思维导图,包括:精分(SCH)、分裂情感性障碍(SAP)、妄想性障碍/偏执型障碍(PD)、急性短暂性精神病障碍(ATPP)。
脂质代谢 生物化学,其脂质特点: ①不由基因编码独立于从基因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系统之外 ②不易溶于水。
糖代谢 生物化学,分享了糖化学、无氧氧化/乳酸发酵(胞质)、有氧氧化(胞质+线粒体)、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血糖及其调节的知识。
生物化学 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 特点: ①酶催化 ②分阶段逐步完成 ③线粒体→CO2+H2O+ATP;微粒体内质网→对底物进行氧化修饰转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精分及其它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精分(SCH)
概述
Bleuler提出"4A症状"→情感淡漠,联想障碍,矛盾意向,内向性
流行病学
①终身患病率1%,男女大致相等,15-55岁发病→男10-25,女25-35 ②女性预后优于男性;发展为物质依赖+躯体疾病→平均寿命缩短8-16年
病因机制
1.遗传: 多基因遗传;父母是→子女12.8%
2.神经发育
①神经发育危险因素: 妊娠期出生时的并发症,怀孕期间暴露于流感,母爱剥夺,冬季出生,Rh因子不相容→新皮质形成期神经细胞从大脑深部向皮层迁移中出现紊乱 ②脑影像学: 脑室扩大脑皮质萎缩 ③神经发育异常的外部体现: 病前轻度躯体异常;社会适应和个性特征异常;神经心理异常;神经功能异常
3.神经生化
①DA假说: DA功能活动亢进 ②5-HT功能过度 ③谷氨酸功能不足 ④GABA假说: GABA抑制→DA功能亢进
4.心理社会因素
临床表现
前驱期
①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②认知改变:古怪或异常观念、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等 ③感知改变: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④行为改变: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社会功能水平下降等 ⑤躯体改变:多种躯体不适感,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等 ⑥有些青少年突然出现强迫症状为首发症状
显症期
阳性
①幻觉: 幻听最常见;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持续的评论性争论性或命令性幻听 ②妄想: 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意识清晰基础上持续出现 ③瓦解症状群: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过程障碍,怪异行为和紧张症行为,不适当的情感
阴性
①意志减退 ②快感缺乏 ③情感迟钝 ④社交退缩
焦虑抑郁症状
80%,疾病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 ①是疾病的一部分或继发于疾病;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精神病态的认识担心 ②特点: 阴性症状较少,情感体验思维概括预后较好,但容易自杀物质滥用
激越症状
一般无定向记忆智能障碍,意识清晰
常缺乏自知力
诊断与鉴别诊断
①较特异性症状 ②病程缓慢发展迁延趋势 ③无特殊躯体体征及试验检查的阳性发现
症状特点: 意识清晰的基础上 ①思维形式障碍 ②被动性运动 ③幻听 ④与文化背景不相称或根本不可能的妄想 ⑤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持久的超价观念/任何感官的幻觉 ⑥紧张性行为 ⑦阴性症状 ⑧个人行为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
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
①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时间密切相关,病情消长平行 ②意识障碍背景下,幻视为主,昼轻夜重 ③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有阳性症状
与精神活性物质及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的鉴别
①用药史,时间上密切相关 ②用药前正常 ③起病急缓解快 ④症状符合所用药的精神障碍特点 ⑤戒断中毒症状
与抑郁的鉴别
严重抑郁和躁狂也会出现与心境协调的幻觉妄想→但随情绪改善会很快消失 ①抑郁所致木僵→情感不淡漠,与周围仍有情感上的交流(忧心忡忡,欲语难言);耐心询问仍可回答;肌张力不高 ②精分的紧张性木僵→情感淡漠,无应答和情绪反应;违拗紧张性兴奋肌张力增高
与躁狂的鉴别
①躁狂: 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②精分: 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
与焦虑强迫障碍的鉴别,
①焦虑强迫: 有较好的自知力,求治心切,情感反应强烈 ②精分: 早期有自知力,不迫切求治,情感反应不强烈,强迫内容离奇荒谬不可理解 ③可发现精分的某些其它症状,随访观察
与人格障碍的鉴别
①要了解生活学习经历 ②人格障碍: 固定情绪行为模式,量的变化无确切发病点 ③精分: 明显转折,质的异常
病程与预后
①单次发作完全缓解 ②单次发作不完全缓解 ③2次或多次发作间歇期正常 ④2次或多次发作,间歇期残留部分症状 ⑤首次发作持续精神病态逐渐衰退
治疗与康复
影响预后的因素
抗精神病药为首选治疗方式;单一用药
分裂情感性障碍(SAP)
同一次疾病发作期内同时满足精分+心境障碍(抑郁/躁狂/混合),可同时发生或相隔几天出现;至少持续1个月
①躁狂型 ②抑郁型 ③混合型
妄想性障碍/偏执型障碍(PD)
以发展成一种或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系统妄想(妄想持续三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与妄想主题一致的各种形式的感知觉障碍以及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
临床特点
①被害妄想 ②夸大妄想 ③嫉妒妄想(Othello综合征) ④钟情妄想(Clerambanlt综合征)
共同特点 ①形式各异但比较固定内容较真实 ②符合逻辑有现实基础系统严密 ③情感态度行为与妄想系统一致,但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其他精神功能基本正常 ④缺乏其它精神病理改变 ⑤演进较慢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障碍(ATPP)
急性发作,病程短暂的精神病性综合征
特点
①无任何前驱症状,急性起病,2周内达到顶峰 ②病程不超过3个月(1d-1m) ③缓解完全,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 ④症状快速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