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修(考研政治)
思修思维导图,该导图由绪论、法律基础、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这四部分组成。在思想休养中提到了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内容简单明了,供您参考!
编辑于2018-12-15 08:42:30思修
思想修养
人生观
主要内容
目的
决定人生道路,态度,价值选择
态度
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价值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补充
含于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首先要认识
人(的本质)
重要考点
人生价值
评价标准
根本尺度
符合规律,促进进步
今天标准
真诚奉献,尽心服务
评价方法
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实现条件
从客观条件出发
从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能力本领
理想信念
特征
理想: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补充
立志做大事指家国情怀,其他就选立志当高远
信念:执着性,多样性(层次,类型)
作用
昭示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精神之钙
口号
确立马主科学信仰,树立中特共同理想,胸怀共产远大理想
补充
立志做大事指家国情怀,其他就选立志当高远
补充
立志做大事指家国情怀,其他就选立志当高远
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
物质生活vs精神生活
对理想的不断追求
对道德的重视
对高尚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的推崇
内容
民族精神
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
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
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
意义
凝聚力量,激发创新,推进复兴
爱国主义
基本要求
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国家
新时代基本要求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统一,传承文化,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行动
维护统一,促进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为宗旨,根本,基础,保障,依托。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为宗旨,根本,基础,保障,依托。
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坚持和发展中特的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坚持的原因
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实基础
中特建设实践
道义力量
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
人民性是根本特性
践行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法律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本质上
是中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本质特征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从体现的意志看)
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从实质内容看)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从社会作用看)
运行
法律制定
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原则
公正公平公开
坚持
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法律执行
行政执法(狭义上的法律执行)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基本原则
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
法律适用
基本要求
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原则
司法公正、法前平、以事为依,~、司法独立
法律遵守
属性
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法律
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 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历史
奴封资社
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四个原则)
私财神圣
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
契约自由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人人平等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人权保障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中特法律体系
宪法
形成与发展
党领导的宪法建设史提供的启示
blahblah
地位
体现
作用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效力
在中特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
内容
规定了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巴拉巴拉,确立党的领导,国体巴拉巴拉
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
人民主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
社会主义法治
民主集中制
确定的制度
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们当家作主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
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法律部门
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程序法律部门
诉讼法
非诉讼法
建设中特法治体系
重大意义
中特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中特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特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主要内容
法律规范/(法治实施/监督/保障)/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公正司法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全民守法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坚持走中特法治道路
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特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还有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主体地位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中特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
如何推动相互促进
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制建设中
运用法制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从中国实际出发
培养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
法律至上
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不可违抗性
权力制约
权利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公平正义
权利/机会/规则/救济公平
权利保障
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司法保障
正当程序
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依据,方式,价值,标准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取决于
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身的科学程度
在实践中的实践程度
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最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
基本要求
信仰/遵守/服从/维护法律
依法行权履务
法律权利
特征
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由法律规定或认可,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
内容
政治权利
选举权,表达权,民主管理权,监督权
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
财产权利
私有财产权,继承权
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文化教育权
行使权利的界限
要符合权力行使的 目的,限度,方式,程序
法律义务
特点
历史的,源于现实需要,必须依法设定,可能发生变化
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关系
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复合性(如劳动,接受义务教育)
一律平等
互利互赢
绪论
思想道德 VS 法律
异同
都是上层建筑
在调节领域/方式/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不同
相互关系
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提供制度保障
道德修养
道德
起源
劳动是前提
社会关系是客观条件
自我意识是主观条件
本质
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是一种实践精神
功能
认识
规范
调节(道德评价)
作用
五点,有一点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公民道德准则
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的特征
范围广泛,内容开放,对象复杂,方式多样
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网络公德
正确使用,健康交往,避免沉迷,加强自律,引导舆论
职业道德
爱诚办服奉
家庭美德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尊男夫勤邻
个人品德
爱国奉献,明礼守法,厚德仁爱,正直善良,勤劳勇敢
作用
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力量
方法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主要内容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
推崇仁爱,以和为贵
提倡人伦,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先天下之忧而忧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自省、善养吾浩然之气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主要内容
灵魂
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一根红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当代价值
有利于
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道德
核心
为人民服务
中共践行的根本宗旨
原因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原则
集体主义
国家/社会/个人利益
强调三者辩证统一,一和二高于三,但是也重视三
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补充
重点
诚实守信
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