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李建伟 民法专题一
李建伟老师法考精讲,专题一民法概念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调整对象、民事法律关系、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法源与适用。
李建伟民法精讲 专题三思维导图,包括:基本原理、法人组织的一生、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三类法人的各自具体规则、非法人组织。
李建伟民法精讲,专题二 ,自然人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自然人的概念,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与死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民法是什么
概念
私法
精神内核在于意思自治
表现为权利体系
调整对象
正面理解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
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
包括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等价有偿
人身关系
主要是人格权和身份权关系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为实现其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
身份权关系指的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身份利益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婚姻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
人身关系与血缘关系紧密相连
反面理解
不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不调整“不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意义”的社会关系,只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才归民法调整。如好意施惠是归道德规范调整的人际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
要素
主体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客体
物,物权的客体之一,包括动产、不动产和作为特殊物的货币与有价证券
行为,债的客体,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的客体
精神利益,人身权的客体
权利,如权利质权的客体
虚拟财产
内容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事实
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事件
与主体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事件,如人的死亡引起婚姻关系的消灭,社会事件,如罢工引起违约法律关系的产生
行为
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民事主体有意志的举动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发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事实行为: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主观上没有发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引起了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侵权法上的侵权、无因管理、部分不当得利、缔约过失行为,物权法上的添付、无主物的先占、埋藏物和隐藏物的发现、遗失物的拾得、无权处分物的善意取得、知识产权法上的创作行为、发明创造行为等。
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不同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应适用同样的法律,具有平等地位
民事主体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平等协商
民事权利平等的受法律保护
自愿原则
赋予民事主体法律允许范围内广泛的自由
允许当事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调整相互间的关系
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民事主体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公序良俗,国家即不得干预
具体体现在合同、物权和侵权责任领域
诚实信用原则
任何当事人对他人诚实不欺,恪守诺言,讲究信用
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
协调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障市场有序、有规则运行
功能:确立行为规则、填补法律和合同漏洞、衡平(平衡利益冲突和矛盾)、解释法律与合同条款
合法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其他原则
民法法源与适用
渊源:法律与习惯
适用:民法是一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