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学炎症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病理学炎症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渗出于血管外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炎细胞在炎症病灶区聚集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
编辑于2022-03-20 20:16:12炎症
炎症的概述
炎症的概念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在局部表现为变质、渗出和增生的基本病理病理变化。
炎症的原因(致炎因子)
生物性因素
炎症的最常见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等引起感染
物理性因素
包括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和各种电离辐射
化学性因素
外源性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等,内源性化学物质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等。
坏死组织
异常的免疫反应
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反应和免疫复合物异常沉积等
异物
二氧化硅晶体、手术缝合线或物质碎片残留体内
上述致炎因子大多属于外源性致病因子,是引起炎症的重要条件,但是否引起炎症以及炎症以及炎症的过程如何还取决于机体内的内因。机体的抵抗力、免疫状态、组织结构的完整与否等,都对炎症的发生与发展起关键的作用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是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化和坏死
形态变化1、实质细胞: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 2、间质: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和纤维样坏死
代谢变化
局部组织酸中毒,局部胶体和晶体渗透压升高
渗出
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血浆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的作用
积极①稀释、中和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并为局部组织带来营养物质。 ②渗出液中所含的抗体、补体和溶菌酶等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 ③渗出液中的纤维素交织成网,可以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移动,便于白细胞的吞噬以消灭病原微生物,在炎症后期成为修复的支架,并有利于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 ④渗出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⑤渗出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可随淋巴液回流到局部淋巴结,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消极:但渗出液过多可影响器官功能和压迫局部组织
增生
概念:在致炎因子或组织崩解产物的刺激下,炎症局部实质细胞、间质细胞和炎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反应性增生
作用1、增生的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胞可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和清除组织细胞碎片,并参与免疫反应。 2、增生的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具有修复损伤组织细胞的功能。 3、但增生过度可改变原有组织结构,甚至影响器官功能。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炎症的全身反应
发热
末梢血白细胞增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实质器官的病变
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血流动力学改变
细动脉短暂收缩
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
血流速度减慢
血管通透性增加(是局部液体和蛋白质渗出的主要原因)
内皮细胞收缩,细胞间隙增加
内皮细胞损伤
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上述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可同时或先后起作用
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渗出于血管外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炎细胞在炎症病灶区聚集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
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的边集和滚动
白细胞黏附
白细胞游出(阿米巴样运动)
趋化作用(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所在部位做定向移动)
最常见的外源性因子是细菌素,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补体成分、白细胞三烯和细胞因子
白细胞激活及作用
吞噬作用
免疫作用
组织损伤作用
炎细胞的种类及特点
中性粒细胞
发生急性炎症早期&化脓性炎症
吞噬﹢释放
巨噬细胞
急性炎症后期&非脓性炎症&慢性炎症
形成上皮样细胞、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
结局:①急性②慢性
嗜酸性粒细胞
寄生虫病&过敏反应
吞噬﹢释放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急性&慢性炎症&过敏&寄生虫
炎症介质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肽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白细胞产物
细胞因子的趋化因子
血小板激活因子
一氧化氮
神经肽
血浆中炎症介质
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
变质性炎
以局部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增生较轻微的炎症。如白喉性心肌炎、乙型脑炎急性重性肝炎
渗出性炎
浆液性炎
浆液主要为白蛋白如风湿性关节炎,黏膜的浆液性炎又称卡他性炎
纤维素性炎
黏膜 假膜性炎 如:白喉、菌痢
浆膜
心外膜 心外膜纤维素性炎 绒毛心
胸膜
肺 见于大叶性肺炎
化脓性炎
脓肿
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散性化脓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光镜下炎症区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表面化脓和积脓
出血性炎
增生性炎
肾小球肾炎、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
急性炎症的结局
痊愈
迁延为慢性炎症
蔓延播散
局部蔓延
淋巴管播散
血道播散
菌血症
细菌由局部病灶通过淋巴管或血管进入血流,全身无中毒症状
毒血症
细菌产生的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败血症
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在血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败血症
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
慢性炎症
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
常有较明显的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上皮腺体和实质细胞等的增生 以替代和修复损伤的组织
组织破坏主要由致炎因子的持续作用或炎细胞引起
炎症灶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肉芽肿性炎
肉芽肿的形成条件和组成
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肉芽肿的类型和特点
感染性肉芽肿
细菌感染:结核和麻风
螺旋体感染:梅毒
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吸血虫
异物性肉芽肿
手术缝线、石棉
原因不明的肉芽肿
结节病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