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总结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整个人都不太好、挚友前来相助、初见咨询师、抑郁的原因、成长的寓言、探索童年、愤怒的表现、意外访客第九章 秘密协议等。
编辑于2022-03-20 23:10:17中国电影的“第一”--各展厅分厅详细导图,如: 第1厅 电影的发明(1895前-1895) 第2厅 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1905-1931) 第3厅 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1932-1949) ... ...
中国国家动物博物馆2023.3--各展厅分厅详细导图,具体如下: 1. 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 2. 无脊椎动物展厅 3. 中央大厅 4. 交流展厅 5. 动物所发展历程展厅 6. 鸟类展厅 7. 濒危动物展厅 8. 昆虫展厅 9. 蝴蝶展厅 10. 动物与人展厅 11. 4D动感电影院
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分别有食自八方、茶韵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变、礼始饮食、宋元海丝宴复原,一起来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电影的“第一”--各展厅分厅详细导图,如: 第1厅 电影的发明(1895前-1895) 第2厅 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1905-1931) 第3厅 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1932-1949) ... ...
中国国家动物博物馆2023.3--各展厅分厅详细导图,具体如下: 1. 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 2. 无脊椎动物展厅 3. 中央大厅 4. 交流展厅 5. 动物所发展历程展厅 6. 鸟类展厅 7. 濒危动物展厅 8. 昆虫展厅 9. 蝴蝶展厅 10. 动物与人展厅 11. 4D动感电影院
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分别有食自八方、茶韵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变、礼始饮食、宋元海丝宴复原,一起来看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一章 整个人都不太好
第二章 挚友前来相助
背景引子
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
心理咨询的动机应该是双方自愿且合作
只有当来访者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取悦他人(亲人朋友)才想咨询时,来访者和咨询师才能真正合作
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
自我处于什么状态
存在的模式是 什么
行为和感受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
儿童的基本情感
快乐和深情
愤怒
悲伤
恐惧
自然型儿童
进入儿童状态后,人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顺从行为
同意
取悦
道歉
依赖
以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
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做生活方式,即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的长大成人。
成长的本质
减少并最终打破弱小无助的自己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叛逆
撒泼
怄气
任性
郁闷
拖延
厌烦
退缩
从强到弱
适应型儿童
在’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第六章 探索童年
第七章 愤怒的表现
第八章 意外访客
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
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 母,因为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 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 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 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 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 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着你,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第九章 秘密协议
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
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 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即更好地了解自我。
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但是’成人状态’有它的特殊重要性。
其一,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你只能鼓励他们
其二,在成人自我状态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而在另外两种状态时,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在演戏一样
条件反射
是一种针对特定刺激物的自动反应。
巴甫洛夫
第十章 午餐聚会
第十一章 蛤蟆先生的选择
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处在“儿童自我状态”:责怪别人
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不责怪他人,而是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第十二章 说出人生故事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对世界的看法
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人生坐标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为什么人生坐标就那么重要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
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 预期的一样
人生坐标
1.我好;你也好。
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
选择了这个人生坐标时,你不仅为当下做出了选择,还许下了一个承诺,终生的承诺
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
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2.我好;你不好。
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
极端:谋杀
从来不会抑郁
因为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3.我不好;你好。
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 劲,别人都比他好
低自尊
子主题
极端:自杀
4.我不好;你也不好。
第十四章 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人间游戏
PLOM
Poor Little Old Me
“共谋”即达成一种秘密协议。你 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 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
酗酒
猜猜我在想什么
我真不幸
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
低自尊
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这是人们经常在工作场合玩的游戏。首先,有个人犯 了错,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很常见。然后上司发现了,把犯 错的下属叫进来好一顿训斥,小题大做,对下属大声咆哮。 所以你看,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 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他们会证明别 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 罚别人视为己任。他们会说:'要不然,那帮人会觉得犯了 错还能侥幸逃脱!’”
霸凌
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你怎么敢!
挑剔型父母状态
第十五章 最后一次面谈
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然后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情商真正的意思
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并且还能掌控它
理解别人
带领一个人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vs 智商
(非本书内容,群友智慧结晶:)智商高就是超脱正常思维局限,情商高就是委曲求全牺牲自我。情商取悦别人 智商取悦自己。但是智商有自身的极限,情商则可以后天提升。特立独行就是情商不高的表现(不管这种特立独行是好的还是坏的)。单纯高情商,但是智商不足,一定是委屈自身的。高情商的目的是得到一个所有人尽量都满意的结果,高智商的目的是在自身得利的情况下使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都满意。
高情商的人
具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
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
也许最重要的是,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能辨识他人的感受,“共情”
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十六章 道别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