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学第四章
本导图梳理了金融学第四章的知识点,包括信用概念、信用形式、信用体系三单板块,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金融学中金融资产与价格的知识导图,讲述了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价格、金融资产定价、金融资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信用与信用体系
信用概念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信用的含义
作为经济范畴,是借贷行为,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的基本形态
实物借贷
以实物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
货币借贷
以货币为标
演进动力机制:效率提升、成本下降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私有制与信用
从逻辑上讲,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逐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我国信用秩序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含义:以极高的利率为基本特征的借贷活动,具有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的重要特征
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
原因: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严重失衡、贷者的垄断地位、风险补偿
现代信用的基础和特征
赤字、盈余和债权债务关系
盈余—收大于支
减少净债务或增加净债权(资金净流出)
赤字—收不抵支
增加净债务或减少净债权(资金净流入)
债权—经济主体的盈余
债务—经济主体的赤字
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居民部门—总体盈余(对其他部门拥有净债权)
企业部门—总体赤字
政府部门—多为赤字
国外部门—盈余与赤字互见
金融部门—调剂盈余和赤字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含义:盈余方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方使用
工具:商业票据、股票、债券及民间信用中的有关工具等。借贷对象仅限于货币资金.
优点: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在融资方面选择自由;直接成为债权债务关系,有力的监督制度有利于促进资金的使用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有利于筹集长期投资资金。
缺点: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影响。
间接融资
含义:盈余方和赤字方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进行融资活动
工具:银行凭证、银行票据、证券投资基金、保险票据
优点:筹资上可以积少成多、安全性较高
缺点:资金营运效率相对较低、增加了筹融资的交易成本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风险: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杠杆率:权益资本与总资本的比率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含义: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赊销是商业信用中最典型的形式;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商品买卖和货币借贷
作用:良性发展时,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局限性:规模上的局限性、方向性的局限性、规模上的局限性
商业票据
含义: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商业票据的背书转让过程事实上发挥着货币的职能
背书:商业票据的债权人转让票据时在其背面以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参与人越多,信用等级越高,信用风险越低。
银行信用
含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提供的信用
突出特点:可利用各部门闲置资金、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存贷款在数量期限上相对灵活,可满足存贷款者多样性需求
银行信用逐步成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
含义:政府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活动
内债:对国内的负债;外债:对其他国家的负债
主要形式
中央政府债券(国债):一国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或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分为短期债券(国库券,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中期债券(国库票据,期限为一年以上,十年以下包括十年)和长期债券(国库债券,期限为十年以上,中央政府发行其为了缓解长期财政赤字压力或为公共建设筹集资金)。
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由地方政府发行,分为一般义务债券和收益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消费信用
含义:又称消费者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形式:赊销(短期消费信用)、分期付款(中长期消费信用)、消费贷款(中长期消费信用)
随着消费的发展,一般的消费信用多通过信用卡发行
作用:消费信用与宏观经济调节、与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 负面影响:过度发展会导致虚假需求,向生产者传递错误信息;导致信用膨胀和膨胀压力(中美老太太之比较);使用不当会导致消费者债务负担过重(房奴卡奴现象)
国际信用
含义: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为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是国际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形式:国外借贷、国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
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
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
失信与守信相伴而行
守信是支撑信用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
信用秩序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市场范围和空间拓展
信用秩序不加、恶意赖账盛行,则会极大阻碍市场空间拓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
市场空间扩展对诚信的冲击:要减少违约和诈骗现象,我们不仅要建立一套对违约和欺诈行为予以严惩的机制,而且还需要一个高效的能够将违约和诈骗事件进行公示的信息传递系统
产权制度、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影响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
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
含义: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还是保证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道德规范是信用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高效快捷社会征信系统,是防止同一主体多次出现失信行为和利器;法律规范对失信行为的严厉制裁,是完备信用体系的终极制度保障
信用机构体系:信用中介机构、信用服务机构、信用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