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造型艺术
艺术概论第Ⅱ部分第三章 造型艺术笔记,包括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两部分内容。
编辑于2022-03-27 19:31:18艺术概论第Ⅱ部分
第三章 造型艺术
一、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1,造型艺术的概念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张、颜料、泥石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一门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门静态的视觉艺术。
2,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关系
联系
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官就能直接感受到。
区别
①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是造型性,它是通过再现或塑造客观对象的外形来反映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隐藏于再现性中,是一门再现性空间艺术。
②实用艺术的基本特点是表现性,是通过美的形式直接反映艺术家内心情感和艺术内涵的一门艺术,它不模仿客观对象的外形,是一门表现性空间艺术。
③造型艺术和实用艺术还有一大重要的区别是:造型艺术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性;而实用艺术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
3,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绘画艺术
(1)绘画艺术的概念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在平面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2)绘画艺术的分类
从体系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从使用的材料来划分,绘画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 从题材内容来划分,绘画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 从作品的形式来划分,绘画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3)世界绘画的两大体系
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
中国画传统绘画的三大体系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中国绘画的特点
第一,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上作画。
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为“水墨画”或“墨彩画”
笔墨
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①所谓“笔”就是指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 ②所谓”墨“就是指中国画以墨代色,运用烘、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常将的“墨分五彩”,使得以墨代色的中国画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三种。
①全景式构图
全景式构图是一种由高转低、由远专近的回旋往复式流动空间。
例如,五代后梁画家荆浩的山水名作《匡庐图》
②分段式构图
分段式空间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形成一幅有机的画面。
例如,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
③分层式构图
最典型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画分三层,分别展示了天界、人间、地界的不同景况,并且通过一个共同的时间把这三个空间联系起来。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纂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第四,从根本上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中国画特别强调“立意”和“传神”
南齐画论家谢赫提出了著名的“绘画六法”,其中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
唐代画论家张彦远也将绘画创作规律总结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八个字。
中国绘画的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以来,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流派,具有各自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魏晋六朝时期的“六朝三杰”即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三大家。
唐宋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达到高峰的时代,除了原有的人物画之外,山水画和花鸟画也成为了独立的学科。
①人物画家吴道子(画圣) ②山水画家李思训、王维。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承前启后的时代
现代中国画坛,更是人才辈出,它们为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林风眠。
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
西方绘画的种类
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画种,也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它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重的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颜色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得描绘对象生动逼真。
此外还有版画、水彩画和水粉画等。
西方绘画的特点
①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西方绘画追求对象的真实与环境的真实。
②概括的讲,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区别有:
①西方绘画尚形;中国绘画尚意
②西方绘画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感性
③西方绘画由光和色来表现物体;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
④西方绘画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中国绘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
西方绘画的发展史
西方绘画从古希腊罗马开始,经历了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时期,在13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日渐繁荣。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著名画家、雕塑家乔托,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宗教画,被认为是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画派的鼻祖。
西方美术史常常将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油画称为古典油画,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画坛三杰”的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更是创作出《最后的晚餐》《西斯延圣母》《创造亚当》等举世闻名的不朽杰作。
17、18世纪,欧洲美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欧洲绘画进一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动物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这个时期欧洲各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画家:
①荷兰的伦勃朗——《夜巡》《自画像》
②尼德兰的鲁本斯——《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③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18、19世纪,法国成为了欧洲政治、文化、美术的中心,此时法国画坛涌现出了各种艺术流派和一大批著名的画家。
新古典主义美术: 雅克·路易·大卫——《马拉之死》《荷加斯兄弟的宣誓》等。
浪漫主义美术: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女神领导人民》等。
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库尔贝——《石工》、米勒——《拾穗者》等。
印象主义美术: 莫奈——《日出·印象》《草垛》 雷诺阿——《浴女》《包厢》
俄国杰出画家: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凡·雷帝杀子》 苏里科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
20世纪以来,西方画坛出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各种思潮和流派,其中包括野兽派、未来派、立体派、抽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型派、超前卫艺术、波普艺术等。
雕塑艺术
概念:
雕塑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雕塑与绘画、摄影、书法的区别
①在造型艺术中,雕塑与绘画、摄影、书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雕塑是在三维空间里用物质材料创造出实体形象,而其余造型艺术都是在平面空间里创造的平面形象。
②由于雕塑艺术的基本特性,因此雕塑艺术特别强调服从形式美的规律,比起其它艺术来,雕塑艺术应该更加集中、更加精炼、更加概括。
雕塑艺术的分类
从制作工艺来看,雕塑可以分为雕和塑两大类。
从体裁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等。
从样式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类。
从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浅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雕塑艺术的发展史
雕塑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在远古的原始社会里,雕塑尚未从实用艺术中分化出来,因此,一件原始雕塑品还是一件实用工艺品。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史
①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北京猿人所使用的的石器中,就已经有了石刻的雕刻器。
在距今约6000年至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骨、木、象牙雕刻的装饰品。
②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达到顶峰,雕塑也随之发展。
近年来我国考古发掘最大的收获之一,便是四川广汉著名的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人头像,距今以有3000多年的历史。
③秦汉时期,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达到高峰时代,陵墓雕塑在秦汉时期盛况空前。
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④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宗教雕塑发展迅速。
东晋时期的戴奎父子被后世学者看做是中国佛像雕塑的奠基人
唐代雕塑大师杨惠之被称为“塑圣”,与吴道子齐名。
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史
第一个高峰时期——古罗马时期
①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米隆《掷铁饼者》和菲狄亚斯《命运三女神》。
②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雕刻名作:《维纳斯像》、《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③巴黎浮卢宫将《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维纳斯像》、《蒙娜丽莎》并称为卢浮宫三宝。
第二个高峰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米开朗琪罗
①米开朗琪罗,是成就辉煌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
②米开朗琪罗的成名作《哀悼基督》,大理石雕像《大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他为美第奇教堂创作了大理石雕刻《晨》《暮》《昼》《夜》、以及名作《摩西》等,都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不朽作品。
第三个高峰时期——19世纪法国雕塑
罗丹
①法国现实主义流派的大师罗丹,以《巴尔扎克像》《加莱义民》《思想者》《地狱之门》《青铜时代》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将西方雕塑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②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的《思想者》称为了一件独立的作品。
③法国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了巨型浮雕《马赛曲》
第四个高峰时期——20世纪西方雕塑多元化时期
马约尔
①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真正开辟了现代雕塑的崭新途径,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写实走向象征。
②马约尔的大理石雕塑《地中海》,作品以一位丰乳宽臀、温柔安宁的女性形象,代表了美丽富饶、平静温和的地中海母亲形象。
③亨利·摩尔善于将空间与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代表作《国王与王后》、《家庭》。
(3)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的概念
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
摄影艺术的分类
摄影艺术分为: 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
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为一门现代的纪实性造型艺术,摄影艺术与绘画、雕塑等其他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上。
纪实性:
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本质特征,这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门类而独立存在的基础,反映了摄影艺术最独特的一面。
①纪实性首先表现在它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②纪实性其次还表现在它必须直接面对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常常是抓拍出来的,这种拍摄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③一般来说,摄影艺术不能表现过去和未来的事物,更不能表现客观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
艺术性:
摄影艺术又必须在纪实性的基础上具有艺术性,杰出的摄影作品必然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①摄影艺术形象的创造,首先需要摄影师熟练掌握摄影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语言,熟练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三种主要造型手段。
②其次需要摄影师主观情感的熔铸,摄影师对拍摄人物和景物必须满怀深情,这样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才能够感人。
摄影艺术的风格流派
绘画主义摄影:摄影史上形成最早、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在创作上追求绘画效果。
纪实主义摄影:至今仍然是摄影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注重逼真的再现客观现实生活。
印象主义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
(4)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的内涵
①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②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很少使用毛笔,使得书法至今为止的观赏性越来越取代实用性,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作用日益突出。
③此外,书法与绘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书画同源“正是对这两门姊妹艺术的形象概括,因此,造型性可以说是书法艺术与生俱来最重要的特点。
书法艺术的发展史
中国书法建立在中国文字(汉字)的基础上,书法艺术同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
①据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刻在龟壳上的甲骨文,奠定了书法艺术的一些基本要素。
②商周至战国时代的金文脱胎于甲骨文,已渐趋整齐。
③秦代统一了文字,由大篆变为了小篆。
④汉代出现了雄浑豪放的隶书与自由飞动的草书。
⑤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时期,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更加齐备和完善。
⑥唐代是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各种书法都有了承先启后的发展,尤其是楷书的成就达到高峰。
书法艺术的分类
总体上讲,艺术书法可以分为五种字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指甲骨文、金文、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征;小篆又叫“秦篆”,秦统一天下后在全国推行,小篆又被称为“玉箸篆”。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经典隶书作品主要存在于石碑中,代表作有《张迁碑》《曹全碑》《封龙山碑》。
楷书:楷书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代的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和元代的赵孟頫(赵体)。
行书:行书,字形流畅飞动,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其中中国古代三大行书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
草书:始于汉代,最早是由隶书演变而成的“章草”。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用笔
书法的用笔,是指行笔的方法所产生的的效果。
用墨
书法的用墨,指墨的着色程度。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结构、章法、韵律
风格
书法的风格,指作品的整体的艺术特征,它是由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共同形成的艺术效果。
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就是对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评价。
书法作品:
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是他为追祭以生殉国的侄子所写的一篇祭文,对亲人的悲痛哀思,对奸臣的愤怒,形成了这篇书法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则体现出鲜明的自然天性和人格风采。
二、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1、造型性与直观性
造型艺术作为一门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造型性和直观性是它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造型性
概括:造型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就是造型性,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①一方面,造型艺术的这种造型性,决定了它必然重视对象的外形,并以塑造对象的外形为特长,但是这并不是说造型艺术只局限于逼真地显现外形,恰恰相反,它需要以形写神,体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②另一方面,造型艺术的这种造型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体现那些没有外形的客观事物,如声音、气味,以有形表无形,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来达到艺术效果。
直观性
概括:造型艺术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直观性,它是由造型性派生出来的,因此造型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眼睛,凭借视觉感官感受到的。
2、瞬间性和永固性
瞬间性
概括: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从本质上讲,都是空间的静态艺术,因此,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对象变化或运动瞬间的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记录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
要求:造型艺术应当选取事物运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形象,最大限度的运用暗示性手法,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
举例说明:
米隆的《掷铁饼者》就是抓住了运动员抛出铁饼前最有力度、最紧张的一瞬间,从而塑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大理石雕像《掷铁饼者》。
永固性
概括:由于造型艺术需要通过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将客观对象运动的典型瞬间记录下来,因此在具有瞬间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了永固性的特点。
运用:造型艺术的永固性使得中外艺术史中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保存了下来,构成了人类灿烂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3、再现性与表现性
再现性
概括: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空间艺术,再现性自然成为它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表现性
概括:造型艺术同样离不开表现性,需要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体现:
①表现出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
②传达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③艺术家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去进行艺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