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DNA合成
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医学考研中DNA合成章节重点,包括DNA复制、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逆转录合成。
详细介绍神经系统的功能章节,包括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脊髓、脑干、基底神经节分别对躯体运动的调控,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特征,脑电波活动及睡眠与觉醒,学习与记忆,语言的损伤
详细介绍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躯体和内脏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平衡感觉
详细介绍尿液生成浓缩和稀释,以及原尿的生成,尿中离子,水等的重吸收,研究生生理学考试重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DNA的合成
DNA复制
DNA复制是以DNA为模板的DNA合成
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
半保留复制
复制时,亲代双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依据碱基配对规律,合成序列互补的子链DNA双链
新合成的子代DNA双链,与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
子代的双链DNA分子,一条单链从亲代完整接受过来,另一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
保真性、变异性
双向复制
原核生物:单起点双向复制,复制过程中形成Y形(复制叉)
真核生物:多起点双向复制,多复制子复制,复制形成复制叉
半不连续复制
DNA复制是反向平行,一条链为5'→3'方向,另一条链为3'→5'方向。DNA聚合酶 只能催化DNA链从5'→3'方向合成
前导链: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一致
后随链: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相反,不能连续延长,一段段复制。
冈崎片段:指后随链上不连续复制的片段,即,沿着后随链的模板链合成的新DNA片段 复制完成后,不连续片段需要DNA聚合酶I(本质RNA酶)去除引物,填补引物(DNA连接酶) 留下的空隙
原核生物片段大小为1000~2000核苷酸,真核生物为数百个核苷酸
DNA复制具有高保真性
严格碱基配对
复制叉
DNA聚合酶
修复系统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
DNA复制底物是dNTP:dATP、dGTP、dCTP、dTTP
DNA聚合酶(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模板: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RNA提供3'-OH末端,是dNTP依次聚合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I
对复制中的错误校对,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
可被木瓜蛋白酶水解为2个片段,分别为小片段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大片段即Klenow片段,具有DNA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II
参与DNA损伤的直接修复(SOS修复)
DNA聚合酶III
参与DNA链的复制延长
是由10种(17个)亚基组成的不对称异聚合体
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无3'→5'外切酶活性,故无校对功能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至少有15种,常见有5种,各种DNApol都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
DNApolα
引物酶
DNApolβ
DNA损伤修复
DNApolγ
线粒体DNA复制
D环复制
DNApolδ
负责合成后随链
DNApolε
负责合成前导链
复制中的DNA拓扑学变化
DnaA
辨认复制起始点
DnaB
解螺旋酶:解开DNA双链
DnaC
运送和协同DnaB
DnaG
引物酶:催化RNA引物生成
SSB
单链结合蛋白/DNA结合蛋白
稳定已解开的单链DNA
拓扑异构酶
解开DNA超螺旋结构
连接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
当DNA处于超螺旋结构时,可以切开DNA双链中的双链或单链
使超螺旋结构松弛
DNA连接酶
连接DNA链3'-OH末端和另一DNBA链的5'-P末端,在两者间生成3'-5'磷酸二酯键,从而使两段相邻DNA链连接成完整的链
催化作用需要消耗能量
DNA连接酶只能连接DNA双链中的单链缺口,它并没有连接单独存在的DNA单链或RNA单链的作用
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一个复制起始点,双向复制
起始点:oriC
大致过程
DNA空间结构改变,双螺旋松弛(拓扑异构酶)
双链解开为单链(DnaA辨认起始点,DnaB解螺旋,Dna协助)
维持解开解开的单链结构(SSB)
生成引发体(DnaG、DnaB、DnaC、DNA起始复制区)
复制延长DNA聚合酶III(生成3'-5'磷酸二酯键)
去掉引物可用DNA聚合酶I(本质是RNA酶)水解掉引物
填补空缺(DNA聚合酶I)
连接缺口(DNA连接酶)
DNA复制起始过程需要首先合成引物,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
引物酶是一种特殊RNA聚合酶。利用模板,游离NTP,形成一段RNA引物(提供3'-OH末端)使DNA复制延长
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多起点双向复制
DNApolα主要催化合成引物
真核生物以复制子为单位各自进行复制,所以引物和后随链的冈崎片段都比原核生物短
真核生物DNA合成,就酶的催化速率而言,远比原核生物慢。但真核生物是多复制子复制,总体速度是不慢的
FEN1、RNaseH等负责去除真核复制RNA引物
复制终止
端粒
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中有重要作用
端粒酶
端粒酶RNA
端粒酶协同蛋白1
端粒酶逆转录酶
该酶提供RNA模板和催化逆转录的功能,故端粒酶可看作逆转录酶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在每个细胞周期中只能复制一次
逆转录合成
以mRNA为模板以4种dNTP为原料催化合成cDNA的过程
RNA病毒的基因是RNA而不是DNA如劳氏肉瘤病毒、艾滋病病毒
逆转录酶(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逆转录过程
已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催化dNTP聚合酶生成DNA互补链,产物是RNA/DNA杂化双链(RNA指导DNA合成)
杂化双链中的RNA被逆转录酶中有RNase活性的组分水解,被感染细胞内的RNaseH也可水解RNA链
RNA水解后剩下的单链DNA再作为模板,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第二条DNA互补链(DNA指导DNA合成)
意义
挑战传统的中心法则
使病毒致癌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应用逆转录酶获取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