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机化学第八章醛、酮和醌
有机化学第八章醛、酮和醌,导图知识点有醛与酮(官能团、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醌(定义、结构、性质、代表物质)。
编辑于2022-04-12 15:56:30第八章 醛、酮和醌
临床八年制刘晓楠
醛&酮
官能团
醛
醛基
酮
酮基
结构(羰基)
sp2杂化
3个σ键,1个C-OΠ键
平面结构
位阻小,有利亲核试剂从平面两侧进攻
强极性共价键
O电负性大,带负电荷;C带正电荷
命名
习惯命名法(简单酮)
根据羰基两侧烃基,简单烃基放前,复杂烃基放后,加“酮”
芳烃基作取代基,放名前
系统命名法(复杂)
包括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某酮/醛
官能团一端开始对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
除无异构体的酮外,标出酮基位置
链状酮/醛
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位次为α,顺主链用希腊字母依次编号β,γ,δ,...,ω
无论母体多长,最后一个C称为ω-C
脂环酮
按C数称环某酮
俗名
茴香醛,肉桂醛,麝香酮
物理性质
熔点,沸点
甲醛为气体,低级醛(有刺激气味)酮液体,高级固体
羰基极性强,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高
分子间不能以氢键缔合,沸点低于相应醇
溶解度
与水形成氢键,与水混溶
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在水中溶解度减小
光谱特性
红外光谱
羰基与双键或者苯环共轭时,羰基吸收峰向低波位数移降
环酮的羰基吸收峰随碳环数减小而向高波数位移
1H核磁共振谱
离羰基越远,H化学位移越小
13C核磁共振谱
羰基C的化学位移约200ppm
α-C化学位移为30-40ppm
质谱
裂解方式:
α-裂解,产生酰基阳离子
醛基H裂解产生M-1特征峰,可用于区别醛和酮
羰基γ位有H存在,发生麦氏重排
化学性质
亲核加成反应
加HCN
该反应可用于加长碳链,且产物在酸或碱存在下可继续反应,生成α-羟基酸/α,β-不饱和酸
活性顺序:甲醛>脂肪醛>芳香醛>甲基酮及8个C以下的脂环酮>非甲基脂肪酮>芳香酮
HCN是易挥发的剧毒物质,常用NaCN或KCN和硫酸作试剂
氰根离子是进攻试剂,少量碱性使HCN电离平衡右移,增大CN-浓度,有利于反应
反应决速步:CN-进攻羰基C
立体位阻效应
过渡态变反应中间体,羰基C构型从平面三角形变为四面体构型产生位阻。
烃基越大,位阻越大
电子效应
羰基C所带部分正电荷越多,反应越容易进行
加NaHSO3
α-羟基磺酸钠与酸/碱性溶液反应,分解为原来的醛或甲基酮;因此该反应可用于分离提纯醛/甲基酮
α-羟基磺酸钠与NaCN/KCN反应,生成α-羟基腈;此法制备α-羟基腈更安全
加醇
室温下可用稀酸使缩醛水解为醛和醇,该反应可用作保护醛基
常用乙二醇/乙二硫醇形成稳定的五元环状缩醛/酮,使反应较容易进行
水合
羰基C上连有强吸电子基团时产物才能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与氨及其衍生物(羰基试剂)的反应
发生亲核加成-消去反应,生成N-取代亚胺
生成物为结晶体,有一定熔点,因此反应可用于鉴别醛和酮
与格式试剂的反应
首先形成四面体型的烃基氧化镁中间体,再酸性水解生成醇
总结
亲核能力强(CN-/HSO3-)直接进攻羰基C
亲核能力弱(醇/氨及其衍生物)进攻质子化的羰基C,且加成后能继续反应(取代/消除)
α-H的反应
烯醇化
羰基影响,α-H有离去成质子趋势
碱性:加速形成烯醇盐;酸性:加速形成烯醇(不稳定,迅速变为互变异构体)
含α-H的醛/酮在溶液中是酮式和烯醇式两异构体混合物(平衡一般有利于酮式)
α-H的卤化
与卤素反应生成α-卤代酮/醛;生成多卤代物可控
碱性条件下,反应速率取决于醛酮浓度和碱的浓度(决速反应为第一步)
卤仿反应
同一个α-C上有3个H,反应不能停在卤化阶段,而是α-三卤化醛/酮发生C-C断裂,生成卤仿和羧酸盐
可用于区分乙醛/甲基酮/和其他的醛酮;用于从甲基酮合成比它少一个C的羧酸
能被X2+NaOH或NaOX氧化为乙醛或甲基酮的物质也能发生该反应
羟醛缩合反应
稀碱催化,两分子醛/酮(其中最少有一个含α-H)发生反应,生成β-羟基醛/酮
本质:以酮/醛的共轭碱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分子醛酮的羰基C
用于增长碳链;含α-H的β-羟基酮醛受热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酮(若含苯基常温即可生成)
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芳香醛与含α-H的醛酮碱性条件下发生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失水后得到α,β-不饱和醛酮
曼尼希反应
与胺(伯/仲)发生缩合反应,在羰基α-位引入胺甲基(酸性条件下)
用于制备复杂胺;生成物一般以盐的形式存在,又称曼尼希碱
歧化反应(康尼察洛反应)
浓碱条件下,不含α-H的醛可以发生两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成羧酸,一分子成醇
维悌希反应
反应过程:亲核加成——形成四元氧磷杂环过渡态——过渡态分解生成产物
如磷叶立德分子中带有使C负离子稳定的取代基,其产物为E型;反之为Z型
还原反应
还原为醇
H2/催化剂+羰基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催化氢化
金属氢化物
分子中含的碳碳双键/三键不被还原
本质为亲核加成反应,亲核试剂为H负离子
还原为烃
克莱门森还原法:对酸稳定的醛酮与锌汞齐及浓盐酸共热,羰基被还原为亚甲基,得到相应的烃
沃尔夫-凯西纳-黄鸣龙还原:对碱稳定的醛酮在高沸点溶剂,在KOH/NaOH存在下,用H2NNH2还原
氧化
常用氧化剂可氧化醛,但不能氧化酮——区分酮和醛
斐林试剂不能氧化芳香醛——区分脂肪醛和芳香醛
剧烈条件下(强氧化剂,高温,较长时间作用)酮也可以被氧化,发生碳链断裂,生成小分子氧化产物
自氧化:醛,特别是芳香醛在储存过程中被空气氧化(加入少量抗氧化剂:0.001%的对苯二酚)
代表物质
甲醛
蚁醛
具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能使蛋白质变质,40%水溶液为福尔马林,可作为消毒剂和防腐剂
甲醛的水合物容易失水缩合为多聚甲醛,加少量乙醛可抑制
多聚甲醛
白色固体,所含甲醛结构单位数目大小不等,平均30个左右
n<12能溶于水,丙酮和乙醚;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聚合物不溶
受热或遇酸解聚为甲醛
乌洛托品
甲醛与氨水共同蒸发缩水生成
无色结晶,263℃升华并部分分解,可作尿道消毒剂
鱼腥草素
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能溶于水
能抑菌,增强免疫力
丙酮
无色具特殊香味的液体,能与水及几乎一切有机溶剂混溶,可作溶剂
合成有机玻璃
体内过量的丙酮由尿排出或者呼吸呼出
樟脑
一种环脂酮,无色半透明的块状结晶,有穿透性特异芳香气味和清凉感
易升华,常温下可挥发,不溶于水,点火易燃
制造赛璐珞和摄影胶片;无烟火药稳定剂;中枢神经兴奋剂和复方樟脑酊......
麝香酮
大环脂环酮,微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香味,微溶于水
α,β-不饱和醛酮
亲核加成反应
迈克尔加成反应
插烯规则
还原反应
醌
定义
分子中含有共二环己烯酮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结构
不存在苯环
化学性质表现出α,β-不饱和酮的特点
间苯醌不存在
性质
物理
结晶固体,一般有颜色;醌型结构的化合物也有颜色
化学
1.还原
还原为酚
2.加成
羰基上发生加成(缩合)反应
碳碳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
第尔斯-阿尔德反应:碳碳双键受相邻吸电子基团影响成为亲双烯体,与共轭二烯烃发生反应
与HCl、HBr发生1-4加成
代表物质
α-萘醌
黄色结晶,可升华,微溶于水,有刺鼻气味
蒽醌
有泻下,抗菌,抗肿瘤作用;
活性染料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