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价值评估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价值评估基础的思维导图,包括:利率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
编辑于2022-04-16 19:01:13第三章价值评估基础
利率
基础利率及其特征
定义: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
特征
市场化
基础性
传递性
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利率的影响因素
1、纯粹利率:没有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没有通货膨胀时,短期政府债券的利率可以视作纯粹利率。
2、风险溢价:假设投资者普遍厌恶风险,由于让渡资金使用权承担了风险而应获得的补偿
1、通货膨胀溢价:为了弥补预期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而给予证券投资人的补偿。
2、违约风险溢价:债券因存在发行者到期时不能按约定足额支付本金或利息的风险而给予债权人的补偿,该风险越大,债权人要求的利率越高。
3、流动性风险溢价:债券因存在不能短期内以合理价格变现的风险而给予债权人的补偿。
4、期限风险溢价:为了弥补由于市场利率上升导致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而给予投资人的补偿。也被称为“市场利率风险”。
利率=纯粹利率+风险溢价
子主题
利率的期限结构
定义:某个时点不同期限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和期限之间的关系,反映长期即期利率和短期预期利率的关系。
利率期限结构3个理论
无偏预期理论
假设前提
1、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有确定的预期。2、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完全可替代。
观点
1、利率期限结构完全取决于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2、长期即期利率是有效期内短期预期利率的无偏估计。3、长期即期利率是有效期内短期预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收益率曲线
上斜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
下斜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
水平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和现在持平。
峰型曲线:市场预期较近一段时间短期利率上升,而在较远的将来,市场预期短期利率下降。
有偏预期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
假设前提
不同期限的债券完全不可替代。
观点
1、每类投资者固定偏好于某一期限的债券。2、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互不相关。3、某种期限的债券即期利率完全取决于该期限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其他期限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无关。
收益率曲线
上斜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利率低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利率。
下斜曲线:短期债券市场的利率高于长期债券市场的利率。
水平曲线:各个期限市场的利率持平。
峰型曲线:中期债券市场的利率最高。
流动性溢价理论
假设前提
不同期限的债券可替代,但非完全替代。
观点
1、综合了无偏预期理论和市场分割利率。2、长期即期利率=期限内预期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流动性风险溢价
收益率曲线
上斜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可能上升、不变、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流动性风险溢价。
下斜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会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流动性风险溢价。
水平曲线:市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会下降,且下降幅度等于流动性风险溢价。
峰型曲线:市场预期较近一段时期短期利率可能上升、不变、下降,但如果下降,下降幅度小于流动性风险溢价;而在较远的将来,市场预期短期利率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流动性溢价。
货币时间价值
概念:货币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基本公式
一次性款项
普通年金
预付年金
递延年金
永续年金
几组互为倒数的系数:1、单利终值系数和单利现值系数2、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3、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偿债基金系数4、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和投资回收系数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系数关系:1、终值:期数+1,系数-12、现值:期数-1,系数+1
报价利率与有效年利率
风险与报酬
风险的含义: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风险与机会。
单项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预期值/期望值: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不能直接用来衡量风险。
方差:当预期值相同时,方差越大,风险越大。
标准差:当预期值相同时,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变异系数:单位收益下的风险,相对数指标,系数越大,风险越大。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报酬
报酬
用期望报酬率衡量
是加权平均值
风险
用标准差衡量
不是加权平均值
两种证券投资组合
标准差
协方差:两种证券的协方差=j证券和k证券的相关系数*j证券的标准差*k证券的标准差
相关系数
r=+1,两种证券报酬率的变化完全正相关,同涨同跌;组合标准差达到最大值,是两种证券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值。
r=-1,两种证券报酬率的变化完全负相关,你涨我跌;组合标准差达到最小值
r=0,两种证券报酬率的变化不线性相关,相互独立;
-1<r<1,组合降低部分风险
机会集
相关系数r=1,时,机会集是一条直线
r越小,机会集曲线越弯曲,组合分散风险的效应越强
充分投资组合(所有证券组合在一起)
组合风险只和协方差有关,和各自的方差无关
有效机会集在顶部,从最小方差组合点到最大期望报酬率点
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是各证券期望报酬率的加权平均值,但投资组合的风险不是各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值,还取决于各证券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
资本市场线CML
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如何配置自由资金
定义:资本市场线是从无风险资产的期望报酬率点出发,和风险资产投资组合的有效机会集相切的切线。
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构成的组合
切线,切点M是有效市场组合(投资分离定理)
切点M是市场均衡点,是唯一最有效的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是所有风险证券以各自的总市场价值为权数的加权平均组合,又称为“有效市场组合”。
个人对风险的偏好,不影响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位置。
影响M点的因素
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机会集
风险资产组合的报酬率
风险资产组合的标准差
计算公式
总期望报酬率=投资于风险组合M的资金占自由资本总额的比率Q*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报酬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研究对象:充分组合情况下风险与必要报酬率之间的均衡关系。
投资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系统风险报酬率
系统风险
衡量指标:β系数
公式
影响因素
1、该证券报酬率与整个市场组合报酬率的相关系数(同向)
2、该证券自身的标准差(同向)
3、整个市场的标准差(反向)
经济意义
市场组合相对于它自己的β系数是1
β=1,说明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程度与市场组合的风险一致
β>1,说明该资产的系统风险大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
|β|<1,说明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程度小于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
β=0,说明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程度等于0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
证券组合的β系数是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是加权平均值
改变不同资产在组合中的比重,可以改变证券组合的系统风险大小。
证券市场线SML
单个证券(或证券组合)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和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
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比较(5个)
名义无风险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溢价计算公式:1+名义无风险利率=(1+真实无风险利率)*(1+通货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