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教育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概括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教育的词源、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形态等。
教育学分模块总结之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讲述了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义务教育与终身教育。
学校概述包括学校的产生条件(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学校文化和学校管理三部分内容。
教育学分模块总结: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教育概述
教育的词源
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并且合起来使用。
许慎说文解字将教和育分开使用。
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即德育。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广义的教育者是一切从事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的人都是教育者。
狭义上来讲,教育者主要是指教师。
教师是教的主体。
学校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者,起关键作用,主导作用,决定一节课的好坏。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
受教育者。(学习者)
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不是永恒的客体。
教育影响。或教育媒介或教育中介系统。
从内容上说
教育内容
教育材料
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
教育手段
教育方法
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
四要素说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
教育的形态。
按形式化程度
形式化教育
非形式化教育
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
按教育实施机构和地点的不同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 (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人类所独有
有意识,有目的
存在着三要素
具有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
不是偶然的,动物的,本能的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人在教育在
历史性
不同社会,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不相同
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不相同
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两方面
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生产性
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今天学习,为了明天的成就, 是一种潜在投资
跟其它生产活动相比,在对象、过程、与结果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
民族性
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阶级性
为统治阶级服务
教育的功能
根据作用对象不同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个体个性化
个体社会化
个体谋生和享用
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经济功能(基础功能)
政治功能(直接功能)
文化功能
科技功能
根据作用的方向不同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根据作用的呈现形式不同
显性功能(计划内)
隐性功能(计划外)
教育起源的学说
神话起源说
朱熹
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 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最古老的观点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承认动物界也有教育
心理起源说
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米丁斯基,凯洛夫
最科学的教育起源学说
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金钥匙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 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