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包豪斯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全面发展设计教育而设立的学院,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这是一篇关于流线型运动的思维导图,介绍了流线型概述、前期发展、于欧洲现代主义运动不同之处、欧洲的流线型运动等。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总结,这是一场由一批俄国知识分子发动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其探索带有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治色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包豪斯
概述
意义
世界上第一所全面发展设计教育而设立的学院
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社会背景
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立的矛盾十分突出
大工业发展急需建立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机构
一战后的德国面临重建任务
设计思想
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
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
设计必须遵循客观法则
作用
包豪斯培养优秀的设计家、艺术家,去往美国,再由美国推向全世界
贡献
真正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论原则,为现代设计指明方向
机械成为设计师创造工具,开创了适应现代工业的设计方法
实现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的结合
影响
课程体系(基础课)牢固的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至今沿用
批量生产和运用新材料的现代设计特征的教育
工作室体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包豪斯宣言
强调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的协作,共同建立艺术殿堂(三位一体)。
纯艺术应当转向应用艺术。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作。
根本原则和艺术思想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创立时期的包豪斯 魏玛时期(1919-1925.04)
双轨制教学
教员组成
约翰尼斯·伊顿
是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课的首创人
是最早引入现代色彩体系的教育家之一
但是宗教和神秘主义为包豪斯带来负面作用
杰哈德·马克斯
设计陶瓷,是早期教员中唯一具有设计实践经验的
里昂内·费宁格
版画家,在学校担任少数绘画课程
包豪斯最早的三位全职教员,担任基础课教育,他们都是”形式导师“
奥斯卡·施莱莫
在包豪斯主张雕塑工作室
1923年,被委任为舞台设计导师
保罗·克利
总是尽力把艺术理论简单化、明确化
瓦西里·康定斯基
认为所有的技术应为设计这个中心服务
主张统一、综合学科和媒介
对完善包豪斯的教育体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技术导师
技术、手工艺、材料、内容
教育思想
设计中自由创作,反对墨守成规
手工艺和机器结合起来
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的人才
理想主义
成熟阶段的包豪斯 德绍时期(1925-1932)
发展变化
教育体系的改变
教师不再称为”导师“,而改用正式的教育职称”教授“
”形式导师“与”工作室导师“的双轨体制被完全放弃
魏玛时期的自由主义被放弃了,学生较少参与学院重大决策活动
根据当地的情况和教学的需求对工作室的设置加以调整
增加了建筑系,于1927年开始招生,由汉尼斯·迈斯主持
新一代设计师出现
赫伯特·拜耶
负责包豪斯的印刷设计系
马谢·布鲁尔
”瓦西里“椅子
汉内斯·迈耶的泛政治化
共产主义
尾声 柏林时期的包豪斯(1932-1933)
后续
密斯继任校长
1933.1纳粹政府上台,1933.8.10包豪斯解散
实用主义
教学特点
教学体制改革,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为主,追求功能和形式
成果及影响
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实行的“基础课”,即是包豪斯首创,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包豪斯所坚持的工作室 (车间)制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以往纸上谈兵的局限。
所主张的与企业、工业的联系,使学生有机会将设计成果付诸实现,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天地。
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艺与工业间的鸿沟。
局限性
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式机械、呆板。
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个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干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为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之间的关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包豪斯学生
钢管椅
拜耶
创造无衬线体,版面设计非对称
取消衬线以及其他流畅的手写贴特点,将图片、字体和简化的象征语言相结合
印刷工作室:拜耶指导将构成主义方法引入视觉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