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德国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德国的教育史总结,详细概述了17~18世纪德国的教育,19世纪德国的教育,20世纪德国的教育概况,发展。
课堂与课堂形态,总结了课堂的内涵,课堂的特点,课堂的基本形态,课堂重构的内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中国教育史,中国书院与中世纪大学的区别,书院即是教育教学机关,收藏刊印图书之所,又是学术研究机关。书院和大学都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总体上来说是一种精英教育。
外国教育史,杜威的教育思想,一篇思维导图带你了解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教材,思维与教学方法,道德教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德国的教育
17-18 世纪德国的教育
教育概况
初等教育
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
泛爱学校
简介
理念、教学方式(适应自然)、教学内容(十分广泛)
评价
中等教育
文科中学、实科教育、骑士学院
高等教育
哈勒大学
特点
特征之一是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
又一特色是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
哥廷根大学
进一步注重科学研究,设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各种研究所
上课多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新方法
教育思想
康德
注意教育与人的关系
推崇人性
19世纪德国的教育
学前教育
发展较早
获得快速发展
师范教育
伴随着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也被提上了日程
文科中学
实科中学
柏林大学
背景
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教学质量和学术声望
重视研究
费希特
论国民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国民教育的实施
第斯多惠
论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天资、教育、自由自主
论教育的目的
和谐与全面的发展
教学论
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
教学原则
论教师
自我教育
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的技能
20世纪德国的教育
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教育
学校类型
国民学校、中间学校、文科中学
改革要点
减少古典语言,增加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课程
出现两类学术性中学
实科中学、文实中学
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
指导思想
《魏玛宪法》
教育改革
在全国实施了四年制的统一初等学校制度
同时德国还实施了八年义务教育后教育
中学开始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之上
新增两种学校
德意志学校
上层建筑学校
青少年福利
《青少年福利法》
教师培养
提出了彻底改革小学教师培训的方案
20世纪下半叶的教育
20世纪50年代《总纲计划》
20世纪70年代《高等学校总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