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中学教学
教资科目二之中学教学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教学概述、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教学评价。
编辑于2022-04-29 19:23:22中学教学
教学概述
教学概念
教学含义: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育和教学是教育包含教学的关系。智育与教学是相交关系。
教学意义
1.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有力手段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任务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
洛克,菲斯泰洛齐:重能力
实质教育
赫尔巴特,斯宾塞:重知识
我国现阶段教学任务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双基+德智体美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概念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
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教育性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3.两者有机结合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间掌传教(舰长传教)
教学过程结构
激发学习动机(起始阶段)。领会知识(中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激领攻运检 (急领老公孕检)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
直观性
含义:多种感官,感性认识
名言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 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乌申斯基:儿童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贯彻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选择语言不滥用
启发性
含义:引导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名言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产婆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贯彻要求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循序渐进(系统性)
含义:学科+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名言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孟子:盈科而后进
贯彻要求
教学要有系统性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巩固性
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
名言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
含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接受)
名言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含义:知识技能中蕴含德育
名言
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人格与教育的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含义: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名言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贯彻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材料
因材施教
含义:有的放矢
名言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方法
语言传递: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讲授法: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
运用最多最广。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谈话法: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者巩固旧知识
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有利于因材施教但学生必须有一定知识基础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解决问题进行探讨辩论
集思广益,需具备一定基础多在高年级使用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直观感知:演示法,参观法
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
参观法:教师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分类: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实际训练: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练习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仪器和设备,引起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
实习作业法: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校内外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
实际活动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
情感陶冶: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欣赏教学法: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
情境教学法:教师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选用依据
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教师一对一轮流教
优点:因材施教 缺点:学生数量有限
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形式
产生1632《大教学论》。我国1862京师同文馆
优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
辅助形式:个别辅导现场教学 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简述班级授课制优缺点
分组教学法:按学生能力或成绩分组教学(外部分组:编班。内部分组:编组)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师指定参考书目学生自学
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 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价)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特点
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更新备课内容
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做好课前准备
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根本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内容范围深度符合标准。难度适中分量适宜。有助于启发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测验指标
效度(正确性,能测量出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难度。信度(稳定性)。区分度(区分不同水平考生)
教学评价
概念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种类
根据实施功能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运用标准
相对性评价。决定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评价主体
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