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艺术概论(彭吉象)第十一章-艺术作品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五版下篇艺术作品,导图知识点有艺术作品的层次(概述、艺术作品的地位、三个层次)、典型和意境、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五版-下篇-艺术系统,导图知识点包含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五版-中篇-艺术种类,导图知识点包含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2021版毛概,主要探讨毛泽东思想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
概述
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它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艺术作品的地位
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中,艺术作品处于中心地位和中心环节。
三个层次
艺术语言
含义
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是由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所构成的层次
指任意一门艺术在创作时所使用的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创作,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
作用
本身具有审美价值和独立的审美意义
创造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
是作品内在的结构,是艺术家的审美意向的物态化,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等。
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它总是具体可感的
分类
视觉形象
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其构成材料是空间性的。
特点
直观性、生动性、再现性
听觉形象
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其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
空灵性、抽象性、不确定性、多义性和朦胧性
文学形象
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 形象。
“想象的艺术”,具有间接性
综合形象
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既有视觉 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
①通过演员在舞台、银慕或荧屏上同观众见面来完成,因此,表演艺术在塑造综合形象中占重要地位。
②常常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基本特征
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艺术语言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艺术意蕴蕴藏在艺术形象中,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作品。
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它把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在形象之中。
艺术形象又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在艺术形象中处处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价。
艺术形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艺术意蕴
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这种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意蕴,需要鉴赏者仔细品味才能领会到。
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往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5个方面理解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
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艺术作品中的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
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艺术意蕴则不是每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的。某些偏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不存在这一层次。
一些看法/P368
典型和意境
典型
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
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也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来。
一些看法/P374
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P376
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意境范畴/P377
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美
“初出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意境与典型的关系
区别
意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意向为主;典型重再现,重写实,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
典型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而意境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
典型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意境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联系
①两者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
②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三大美学体系
儒家美学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杜甫
观点
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政治色彩与伦理色彩比较浓厚,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主张“入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美学
老子、庄子、李白
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崇尚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具有鲜明的超功利倾向。主张“出世”,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佛家禅宗美学
王维、苏轼
主张“心”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一切法皆从心生”,高扬“心”的地位和作用,主张“遁世”,即避而不入。
艺术精神
道——精神性
气——生命性
心——主体性
舞——乐舞精神
悟——直觉思维
和——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