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生成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生成信息的有意义的过程, 通过原有认知过程及相关知识经验与 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的相互作用实现。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思维导图,,分享了苏美尔文化、古巴比伦的教有、古埃及的教育、古印度的教育、古希伯来的教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知识的学习
分类与表征
1.含义
传统知识观
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动能反映, 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广义知识观
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 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分类
语言关系
显性知识——表述实现
隐性知识——难以言传/尚未言明
状态&表现方式
陈述性知识——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是什么)
程序性知识——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和操作原理的知识。(怎么做)
3.表征 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现形式和组织结构
1).概念 事物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特表征概念——概念=定义特征(同有)+概念规则(关系)
原型概念——概念=原型+相似成员
2).命题和命题网络 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 两个/多个命题因共同成分联系构成命题网络。
(命题按网络结构储存)【断续的、抽象的表征】
3).表象 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世界的情境相类似的心理图象。
【连续的、模拟的表征】
4).图式 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三个基本特征(加涅)
①变量或空位
②层次
③推论
4).产生式 条件—动作的配对。
表明要进行的活动以及发生该活动的条件。
是程序性知识的主要表征方式。
【自动激活】
4.学习的基本机制
知识类型
学习方式
学习类型
理解
1.理解过程
生成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生成信息的有意义的过程, 通过原有认知过程及相关知识经验与 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的相互作用实现。
2.影响因素
客观
1).学习材料内容
意义性
具体程度
相对复杂性和难度
2).学习材料形式
3).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
主观
4).原有知识背景
5).学生能力水平
认知发展水平
语言能力
6).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意识倾向
策略方法
3.概念的学习
1).界定
代表一类享有共同特性的事物的符号
2).结构
名称——词汇表示
定义——一个/多个句子概括共同特征
属性——同有的本质属性
例证——每一个概念成员
3).获得
概念形成——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
概念同化—— 定义方式直接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 获得概念
4).学习和促进
学习方式
概念结受学习—— 规则—例子—规则
概念发现学习—— 例子—规则—例子
教学
①明晰名称/别称
②明确定义
③突出有关特征, 控制无关特征
④适当运用正例(❌概括不足)反例(❌过度概括)
概念网络形成
概念关系图
学习迁移
1.定义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分类
正迁移——积极 负迁移——消极
顺向迁移——先前→后面 逆向迁移——后面→先前
横向迁移——已有经验推广到类似情境 竖项迁移——易→难;高层次→低层次
特殊迁移 ——某一领域/课题 直接影响 另一… 非特殊迁移(一般迁移)——原因不明,态度/原理
近迁移——相似情境 远迁移——不相似情境
低通路迁移——反复练习技能自动迁移 高通路迁移——有意识的运用抽象知识到另一情境
3.理论与研究
1).形式训练说
基于官能心理学
2).共同因素说
桑代克—相同元素说
两种学习情境非常相似→产生正迁移
伍德沃斯—共同因素说
两种活动要有共同因素才能迁移
3).概括化理论
贾德: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
4).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型
(迁移逆向模型)表明迁移与两个学习情境的刺激或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应的相似程度的关系
4.影响因素
①学习材料之间相似性
②知识经验概括水平
③认知结构
④认知技能与策略
⑤年龄与智力
⑥学习态度与方法
⑦教师的指导方法
5.学习迁移的意义
理论上
学习的迁移可以说明学得的经验如何影响人的学习, 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向智力、能力转化的关键。
实践上
减少许多特殊的学习,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
6.迁移与教学
1).整合学科内容
2).加强知识联系
3).强调概括总结
4).重视学习策略
5).培养迁移意识
错误概念的转变
(另类概念)学习者持有的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概念
2.概念转变
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
3.转变因素
1).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
2).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
3).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4).学生的动机及对知识和学校的态度
4.转变条件
1).新概念的可理解性
2).合理性
3).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