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合并报表
这是一篇关于合并报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不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非同一控制,同一控制。合并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的报表。该报表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会计主体,以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控股公司编制的反映抵消集团内部往来账项后的集团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编辑于2024-07-15 17:17:05这是一篇关于合并报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不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非同一控制,同一控制。合并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的报表。该报表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会计主体,以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控股公司编制的反映抵消集团内部往来账项后的集团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这是一篇关于民事法律制度的思维导图,民事法律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内规定民间关系的所有法律规章、规则和法律体系。
这是一篇关于金融工具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负债减值,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金融资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合并报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不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非同一控制,同一控制。合并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的报表。该报表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会计主体,以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控股公司编制的反映抵消集团内部往来账项后的集团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这是一篇关于民事法律制度的思维导图,民事法律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内规定民间关系的所有法律规章、规则和法律体系。
这是一篇关于金融工具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负债减值,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金融资产。
合并报表
同一控制
一次交易或多次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个报
初始投资成本
投资方应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为基础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差额调整
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发行权益性证券
面值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为发行自身权益工具发生的增量费用,不应确认为管理费用,应当从权益中扣减(即冲减资本公积)
多次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支付的对价为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为取得新的股份所支付对价的现金、转移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或发行权益性证券面值总额)之和,其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报
原则
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含商誉)和负债
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账面上原已确认的商誉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资产确认
资产、负债应维持在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
合并成本
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与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之和
差额调整
同个报,描述:将初始投资成本替换为合并成本
或有对价
按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判断是否应就或有对价确认预计负债或确认资产,以及应确认的金额
个报
如应确认或有资产,则应将其确认为一项应收款项,并将合并方向被合并方支付的对价扣除该应收款项金额的余额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如无须确认或有资产,则合并方向被合并方支付的对价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合报
同个报,将初始投资成本替换为合并成本
一次交易同时涉及在最终控制方购买股权形成控制和外部第三方购买股权(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个报
初始投资成本
对于自控股股东购买的股权,其初始投资成本应等于被合并方合并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乘以自控股股东购买的股权比例与最终控制方收购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之和
自第三方购买的股权,其初始投资成本应等于之际支付给第三方股东的对价
差额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方向控股股东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的面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合报
原则
合并方自控股股东购买股权,应当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
自第三方购买股权应当作为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处理
合并成本
自控股股东购买的股权,被合并方的合并成本为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与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之和。
购买少数股东股权的,在合报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或合并日所确定的净资产价值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应
差额调整
自控股股东购买的股权不产生差额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
一次交易形成非同控
个报
初始投资成本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差额调整
购买方以非金融资产作为对价的,该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方以发行的权益性挣钱作为对价的,该权益性挣钱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面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合报
合并成本
合并成本同个报初始投资成本,还应包含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
差额调整
完全同个报的差额调整
商誉
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的资产),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单独予以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对被购买方拥有的单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在购买日,被购买方并不存在需要返还政府补助款项的现实义务的,购买方不应将与该政府补助相关的递延收益单独确认为一项可辨认负债
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在购买日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多次交易形成非同控(不构成一揽子)
个报
交易性-长投成本法
初始投资成本
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
差额调整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长投成本法
初始投资成本
同交易性-长投成本法
差额调整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转入留存收益
持有期间的变动
转入留存收益
长投权益法-长投成本法
初始投资成本
同前两个
差额调整
无差额不需调整
原投资项目的处理
购买日之前因权益法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或其他资本公积暂时不做处理,待到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或其他资本公积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合报
合并成本
同个报,将合并成本替换初始投资成本
差额调整
同个报,权益法-成本法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商誉
同一次性取得控制商誉的表述
原投资相关项目的处理
多次交易(构成一揽子交易)形成非同控
一揽子交易满足的条件
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至少一项其他交易的发生
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会计处理
如果分步取得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取得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子公司控制权的交易
购买方应按照相关规定恰当确定购买日和企业合并成本,在取得控制权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控制权之前已支付的款项应作为预付投资款项处理
不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
个报
成本确定
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差额调整
出售股权取得的价款或对价的公允价值,与所处置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投资收益或损失计入处置投资当期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
合报
原则
在合并报表中属于权益性交易,应按比例把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包含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和商誉)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少数股东权益,合并报表中不确认投资收益
划入少数股东权益的金额
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之和,调整至少数股东权益
差额调整
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但不丧失控制权
个报无需处理
合报差额调整
母公司应按照增资前的股权比例计算其在增资前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中的份额,该份额与增资后按母公司持股比例计算的在增资后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丧控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
一次处置丧失控制权
个报
成本法-权益法
成本确定
丧失控制权下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剩余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差额调整
处置部分股权与处置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剩余投资的会计处理
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按持股份额确认被投资方实现的净损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因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前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对于远去的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
按持股份额确认被投资方实现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或其他综合收益
成本法-金融工具
成本确定
剩余股权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差额调整
处置股权收到的价款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剩余股权的处理
应将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并于丧失控制权日将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合报
原则
终止确认相关资产负债、商誉等的账面价值,并终止确认少数股东权益(包含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账面价值
同时,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进行重新计量剩余股权,并将剩余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差额调整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目价值份额与商誉之和,形成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剩余投资
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剩余股权,按照剩余股权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将剩余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或金融工具进行核算
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人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等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丧失控制权剩余股权按权益法核算
个报
差额调整
按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方享有被投资方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剩余投资的处理
剩余股权由原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合报
原则同一次性处置丧控合并原则
差额调整:同一次性处置丧控,仅仅没有处置取得的对价
剩余投资处理同一次性处置丧控
多次交易(构成一揽子交易)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
原则
在个报和合报中,均应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原有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处理
个报
对于丧失控制权前的每一次交易,处置价款与处置部分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在个报中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合报
对于丧失控制权之前的每一次交易,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在合报中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