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020考研政治知识点章节整理(根据最新的考研大纲整理)
编辑于2019-11-16 07:33:28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领导地位:没收官僚资本主义而形成的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主要的经济成分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阶级构成与主要矛盾
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台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
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然有很大比重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最初的设想与变化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已经完成,经济、政治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问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的:
1953年6月&12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一时期的总路线好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主体
三改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两翼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额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化了,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优越性吸引农民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
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使手工业自愿参加到手工业合作社中来,从而吧手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平赎买的积极意义
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通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最后,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包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就使得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四马分肥”
国家所得税
企业公积金
工人福利费
资方红利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四马分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成为了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的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取得一部分利润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引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一,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第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第四,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有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五,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li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