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是以介绍外国文学发展主要历程为目标的普及性文学史话,内容包括外国文学的各个主要发展阶段,评价了各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文学流派以及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并穿插对外国历史文化的介绍描写。
黄廖版现代汉语知识点全面总结,从语音到语法,全都做在了一起,考研备用,其中例子部分省略,这部分主要靠理解
英语的平行世界,B站morty老师讲解的语法知识,从基础到高级,一次性概括,配合课程内容食用更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外国文学史
第一章:古代文学
古希腊文学
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
教渝诗《工作与时间》
叙事长诗《神谱》
大移民时代
萨福《献给美神》
《伊索寓言》
古典时期
柏拉图《理想国》《会饮篇》“理念说”“灵感说”
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伦理学》
古希腊戏剧
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特洛伊妇女》
喜剧
阿里斯托芬《阿尔奈人》《鸟》
古罗马文学
恩尼乌斯《编年史》《生命与死亡之间的论争》
奈维乌斯《布匿战事》《罗慕洛》
普劳图斯《孪生兄弟》《凶宅》《一坛黄金》
维吉尔《牧歌》《农事诗》
贺拉斯《长短句》《闲谈集》《歌集》《颂歌集》
第二章:中古文学
中世纪文学的思想特点
基督教被用作题材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基本思想
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
教会文学
子主题
英雄史诗
《贝奥武夫》《尼伯龙根之歌》《罗兰之歌》
骑士文学
挑战封建禁欲主义
对女性的尊重、崇拜和爱慕
但丁
《论俗语》《新生》《飨宴》《帝制论》
《神曲》
讽刺现实,给人们指出一条走出苦难的道路
神曲是人文主义的曙光
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
人文主义思想
用人性反对神性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意大利人文主义
比特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人欲是正当的,框架结构,语言流畅
阿里斯托芬《疯狂的罗兰》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七星诗社”
博拉雷《巨人传》
蒙田《随笔集》
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
德·维佳《羊泉村》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
杰弗里·桥搜《凯特伯雷故事集》
马洛《浮士德博士悲剧》
莎士比亚
《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
悲剧
《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
悲喜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特点
主张理性主义
希腊悲剧传统
拥护中央王权
评级贵族奢淫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高乃衣
《西德》《贺拉斯》
让·拉辛
《安德洛玛克》《阿塔莉》
让·封丹《察言诗》
布瓦罗《诗的艺术》
英国古典主义文学
蒲柏《夺法记》
巴洛克文学
宣扬宗教思想,表现了一种病态的人生哲学及悲观主义情绪
在艺术上,采用极端,支离破碎的方式来玩弄风雅
意大利巴洛克文学
马力诺派《阿多尼斯》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
卡尔德隆《人生如梦》
法国巴洛克文学
格里梅尔斯豪森《疾儿西木传》
清教文学
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
约翰·班扬
莫里哀
《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答尔丢夫》《唐璜》《女博士》
《伪君子》
深刻揭露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有力地批判了不辨真假、执迷不悟的行为
第五章: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文学
艺术特征
政论性和哲理性
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
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英国启蒙文学
丹尼尔·笛福《鲁冰逊漂流记》
约翰·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记》
理查生《帕美勒》
菲尔丁《汤姆·琼斯》
后期的感伤主义
法国启蒙文学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伏尔泰《中国孤儿》《俄狄浦斯王》《如此世界》《老实人》
狄德罗《修女》《拉摩的侄儿》
德国启蒙文学
莱辛《拉奥孔》美学著作
意大利启蒙文学
歌多尼《女店主》
歌德
《铁手》《浮士德》
《浮士德》五重阶段: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特征
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忧郁感伤的情调成为浪漫派作家的代表
德国浪漫主义
诺瓦里斯《夜的颂歌》
蒂克《穿靴子的公猫》
阿尔尼姆《儿童的奇异号角》
英国浪漫主义
湖畔派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柯勒律治《古舟子咏》《忽必烈汗》
骚塞《书斋咏怀》《审判的幻影》
撒旦派
拜伦
《普罗米修斯》《唐璜》
雪莱
《西风颂》《致云雀》
济慈
《夜莺颂》
法国浪漫主义
夏朵布里昂《基督教真谛》
思达尔夫人《苔尔芬》
雨果《克伦威尔(序)》
《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凶杀集》《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拉马丁《沉思集》
第七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追求艺术的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地反应生活
注重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具有内倾型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法国现实主义
梅里美《卡门》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小仲马《茶花女》
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
英国现实主义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狄更斯《双城记》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乔治·艾略特《弗罗斯河上的磨坊》
俄国现实主义
普希金《自由颂》《高加索俘虏》《叶普盖尼·奥涅金》
果戈里《彼德堡故事集》
别林斯基
刚察洛夫《平凡的故事》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父与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