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因素、病理、转移途径、分期、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随访。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概述,临床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产科治疗。
盆腔血液及淋巴循环丰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炎症发展迅速,更易 发生阑尾穿孔。阑尾比邻子宫,炎症波及子宫可诱发宫缩,宫缩又促使炎症扩散,易导致弥 漫性腹膜炎。
自然流产指自然状态(非人为目的造成)发生的流产,此篇导图依据自然流产的概论病因,临床表现,临床类型以及诊断处理讲述自然流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子宫内膜癌
因素
I型雌激素依赖型
雌激素长期作用
单纯型或复杂型,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
癌变
均为内膜样腺癌,肿瘤分化较好,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
年轻,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
20%有家族史,50%有PTEN基因突变或失活
II型非雌激素依赖型
抑癌基因P53突变,抑癌基因P16失活,E-cadherin失活,Her2/neu基因过表达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粘液腺癌。
老年体瘦妇女,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预后不良雌孕受体多呈阴性
病理
巨检
弥散型
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常伴有出血,坏死。晚期癌灶可侵及深肌层或宫颈,可引起宫腔积脓
局灶型
多见于宫腔底部或宫角部,癌灶小,呈息肉或菜花状,易浸润肌层。
镜检及病理类型
内膜样腺癌
80-90%
I级(高分化G1)、II级(高分化G2)、III级(高分化G3)
黏液性腺癌
1-9%
浆液性腺癌
透明细胞癌
其他
神经内分泌癌、混合细胞腺癌、未分化癌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
向上沿子宫角-输卵管 向下可累及宫颈管及阴道 穿透子宫肌壁,累及子宫浆肌层 广泛种植盆腹膜,直肠子宫陷凹及大网膜。
淋巴转移
主要途径
宫底部癌灶常沿阔韧带上部淋巴管网,进骨盆漏斗韧带转移至卵巢,向上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子宫较/前壁上部病灶—沿圆韧带淋巴管—腹股沟淋巴结
子宫下段/子宫颈病灶—宫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
子宫后壁—宫骶韧带—直肠旁淋巴结
血行转移
肺、肝、骨
分期
I期 限于宫体
IA小于1/2肌层 I B
II期 侵犯宫颈
无宫外
III期 盆腔内
A浆膜层/附件 B阴道/宫旁 C 盆腹腔淋巴结
IV期 膀胱、直肠、远处
A 膀胱、直肠 B 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
症状
阴道流血
绝经后阴道流血
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紊乱
阴道排液
血性/浆液性分泌物
合并感染—脓血性排液、恶臭
下腹疼痛及其他
体征
早期无异常发现。
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触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诊断
病史及临床表现
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
1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者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者 2多囊卵巢综合症、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他莫昔芬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者 3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
超声检查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活检
宫腔镜检查
MRI、CT、PET-CT、CA125
鉴别诊断
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
老年性阴道炎
妇科检查可初步诊断
子宫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
超声检查可确诊
子宫颈管癌、子宫肉瘤、输卵管癌
宫颈活检、诊刮、影响可诊断
治疗
原则: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等综合治疗。
治疗方案的选择
I期
行筋膜外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于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应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也可以考虑浅哨淋巴结绘图活检
II期
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III期、IV期
肿瘤细胞减灭术
手术分期
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
全面探查,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样做冷冻切片检查
行筋膜外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剖视宫腔,确定肿瘤生长部位,累积范围,并取癌组织带子宫肌层做冷冻切片了解浸润深度
盆腔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放疗
单纯放疗
仅用于有手术禁忌症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内膜癌病人。对I期G1,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可选用单纯腔内照射
术前放疗
为控制、缩小癌灶创造手术机会或缩小手术范围
术后放疗
对手术-病理分期后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病人重要的辅助治疗,或作为手术范围不足的补充治疗
激素治疗
孕激素治疗
仅用于晚期或复发病人
高效、大剂量、长期应用,至少12周
甲羟孕酮 200-400mg/d 口服
己酸孕酮 500mg 肌注 每周2次
抗雌激素制剂治疗
他莫昔芬
雷洛昔芬
化疗
晚期/复发子宫内膜癌 术后有复发高危因素病人的治疗以期减少盆腔歪的远处转移
顺铂、阿霉素、紫杉醇、卡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术后化疗,方案同卵巢上皮癌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年龄小于40岁,渴望保留生育功能,要求同意承担治疗风险,病灶局限在内膜、高分化,孕激素受体(+),血清CA125 小于35kU/L
三个月进行一次诊断性刮宫,判断疗效以决定后续治疗
预后
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子宫外病灶
病人全身状况
治疗方案选择
随访
时间
术后2-3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 3年后每6个月1次 5年后每年1次
内容
病史、盆腔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超声、胸片、血清CA125检测。
预防
普及防癌知识、定期体检
重视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和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的诊治
正确掌握雌激素应用指征及方法
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进行密切随访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