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与文化4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与文化4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古典文学与文化、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与文化、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文化等。
编辑于2022-07-03 00:31:18文学与文化
第一章:古典文学与文化
古希腊文学与文化
人本意识、民主思想、理性精神等欧洲文化精神的内核都可从中找到源头
希腊神话
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
特点
1神人同形同性,予神人的外形、性格、思想、社会关系等。2歌颂人的美德,英雄们面对困境而抗争,弘扬的是人所拥有的智慧、勇敢3鲜明的个体意识,以个体为中心,追求个性解放,高扬个体生命价值
荷马史诗
希腊著名英雄史诗,古代希腊的民歌、神话和英雄传说的集成作品。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利亚特:特洛伊战争末年,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走英雄阿基里斯的女俘,阿基里斯愤而拒绝出战对敌,希腊联军受挫;后因挚友被杀,愤怒的阿基里斯重新上阵,击杀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
奥德赛:特洛伊战争后,曾为希腊联军献木马计的奥德修斯因冒犯海神波塞冬而在海上遭难,滞留异乡,历经十年漫长漂泊,最终战胜磨难重归故土
希腊戏剧
起源于祭祀酒神的即兴歌舞表演,繁荣于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全盛时期
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
希腊悲剧创始人,古希腊“悲剧之父”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而被神界至尊宙斯残酷惩罚的不幸遭遇。塑造英雄普罗米修斯。歌颂人类面对不可逾越障碍时顽强抗争的巨大力量
索福克勒斯
继承埃斯库罗斯所确立的希腊悲剧的重要主题——主人公与盲目、邪恶命运的顽强抗争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
开创问题剧先河,妇女问题剧创始人 心理刻画达到很高深度; 揭示因受到侮辱损害而近乎变态的女性的复杂心理。 代表作:《美狄亚》
散文
柏拉图 《高尔吉亚篇》《理想国》《申辩篇》《会饮篇》等 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美学、文学等 ;形式:对话体
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最伟大诗人-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遵屋大维旨意创作、罗马帝国的“史记” 讲述特洛伊王和女神维纳斯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建立新王朝的故事。颂扬罗马祖先建国的伟大功勋,礼赞罗马的光荣。尊崇使命感、责任感的罗马民族的史诗;对“帝国荣光”有所保留,超越御用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与文化
《圣经》
出埃及记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文化
文艺复兴的文化特征(社会新风貌)
“人”的发现: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肯定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要求人性解放
打破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反对权威,通过文艺形式唤起民众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与反感。为此后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重要助力
各种世俗哲学兴起:经验论唯物主义;政治学说;霍布斯、洛克等发展起“自然权利”、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及“三权分立”等理论。
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信奉知识就是力量
人文主义文学的内容特征
“人”的关注:关注现实、关注人生
基本题材与主题: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欲望要求、情感特征
文艺复兴的重要性
推动了西欧各国的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教会的权威,冲破了神学的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营造了民主的学术空气,并提供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
大批希腊的古典著作和优秀思想得以进一步传播和发扬,鼓起了人们彻底摆脱传统观念而倡导理性思考的勇气,给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们当中不乏同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意大利文学
人文主义的发源地
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神曲》
内容:诗人“迷失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之中”,一座小山顶上露出的微光吸引他前往,却被三只恐怖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他受贝雅特丽齐(但丁少年时爱上的美丽纯洁但不幸早逝的少女)之托来拯救诗人,引领他游历地狱和炼狱。此后,渴念的恋人贝雅特丽齐出现,亲切引导诗人游历天堂
中心主题:中心主题:个人和人类经过错误、迷惘和苦难的考验,最终可以到达理想完满之境
法国文学
拉伯雷《巨人传》:塑造身形硕大、能力非凡且身心和智慧和谐发展的巨人形象,高扬人本主义精神。
西班牙文学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骑士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乡绅阿隆索·吉哈诺却因沉迷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来邻居桑丘为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四处碰壁。直到临终前才醒悟过来
英国文艺复兴文学
莎士比亚
历史剧:《亨利四世》
喜剧:《仲夏梦之夜》《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奥瑟罗》: “嫉妒害人”:威尼斯公国的勇将奥瑟罗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两人年龄悬殊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瑟罗手下阴险的旗官伊阿古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随后伊阿古又挑拨奥瑟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称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信以为真的奥瑟罗在愤怒中掐死妻子。得知真相后,奥瑟罗悔恨万分,拔剑自刎,倒在苔丝狄梦娜身边
《李尔王》:人在疯狂与清醒之间的张力;李尔王年老昏聩,决定让三个女儿说出各自心中对父王的爱戴,根据爱他的程度将国土分给她们。长女和次女极尽甜言蜜语,小女儿质朴而诚实,李尔王一怒将小女儿斥逐,远嫁法国,将国土平分给两个虚伪的女儿。得到父亲大片疆土后,长女和次女将李尔王赶出家门。直到流落荒野,李尔王才醒悟。成为法兰西皇后的小女儿得知消息后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最终李尔王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
《麦克白》:个人野心和贪欲的毁灭性力量;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的麦克白将军,在野心勃勃的夫人的怂恿下谋杀了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防止他人夺位,他又害死了其他一些无辜者。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越来越冷酷。不久,麦克白夫人因自己的罪过精神失常,自杀身死。众叛亲离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亲为其弟克劳狄斯所杀,凶手掩盖真相,篡夺王位,迎娶王嫂。哈姆莱特费尽周折,在戏中戏里明白了真相。但他纠结于“生存还是死亡” ,复仇被延宕,结果被克劳狄斯反扑,只有招架之功。比剑会上,哈姆莱特发觉自己身中毒计后,终于在最后时刻刺死仇人,但同时自己也中毒殉难
第六章:20世纪文学与文化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俄苏现实主义文学:高尔基《母亲》;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罗曼·罗兰;毛姆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亦称现代派文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怀疑、否定西方文化的传统法则与秩序,艺术形式追求实验性与创新性;流派众多
后现代主义文学;继承“现代主义”文学反叛传统的创新精神,更加全面消解中心和深度模式而并不试图建立新的模式
特征:放弃理性主义、乐观主义态度,关注人生的痛苦、绝望与荒诞,表现现代人的失落感、孤独感、漂泊感与异化感。 艺术手法迥异于传统文学,不重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凸显的是人物对外部环境的主观感受,用暗示、联想等手法曲折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挖掘人的潜意识世界。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主张心灵的真实是最高真实,但直抒胸臆和空泛议论都不能表现心灵的真实,只有通过象征暗示来实现
主要成就为诗歌;代表人物艾略特
《荒原》:通过一系列杂乱无章的意象、混乱颠倒的情景和强烈的暗示,展示一战后西方人普遍的理想幻灭与精神失落
表现主义文学
特征
主张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深入人的灵魂的内在实质
幻觉、梦境、错觉、扭曲变形等手法表现人物强烈内心感受,抽象化、象征性
以现代西方城市文明为题材书写令人绝望的生活困境(个性的压抑、人的异化等)
【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计》
以荒诞离奇的情节和扭曲变异的形象描绘现代人对绝望的深刻体验,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困境
意识流小说
鲜明的“内省性” ;反对描摹客观现实,着力于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及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人的内心世界
弗吉尼亚·伍尔夫等;普鲁斯特、乔伊斯
女性主义先锋:反思父权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提倡以女性视角重新审视人类历史
存在主义文学
观点
1)“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2)“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3)“自由选择”。每个人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 ——人是在无意义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无意义,但人可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从而拥有意义
萨特
小说《恶心》:以日记体形式叙述主人公康罗丹·洛根丁对周围的心理感受与思想活动,核心是“世界是荒谬的”
戏剧作品;特点:深邃的哲理主题、强烈的戏剧冲突、直指人心的锐利台词、复杂的人物形象。《禁闭》
波伏娃
《第二性》
作为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经典,揭开妇女文化运动向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
荒诞派戏剧
【法国】尤涅斯库《秃头歌女》、【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
垮掉的一代的文学
黑色幽默文学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魔幻现实主义
在虚幻怪诞氛围中描绘现实,使现实与神奇荒诞的幻景融为一体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第五章:19世纪文学与文化
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诗歌
华兹华斯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被视为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宣言。
拜伦
《唐璜》:将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入诗歌,表达傲然不屈的斗争誓言。其诗被誉为“抒情史诗”
雪莱
赤子之心:对“爱”的礼赞、乐观主义精神;《西风颂》《致云雀》《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雨果
主导思想: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悲惨世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合典范,展示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冉·阿让在悲惨人间的修炼。苦难“百科全书”,充斥爱的力量
现实主义文学
司汤达【法国】
长篇小说《红与黑》(开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先河)
巴尔扎克【法国】
《人间喜剧》
狄更斯【英国】
《艰难时世》
托尔斯泰【俄国】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象征主义文学
第四章:17,18世纪文学与文化
巴洛克文学
用支离破碎的方式、夸张的语言表达悲观颓废的思想,且具有巴洛克艺术华丽浮夸、动感强烈、侧重表现幻想的统一特色。惯用主题是宗教狂热、灵与肉的冲突、人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
新古典主义文学
理性至上,要求作家面对变幻无常的现象时,尽可能正常而明确地表达亘古不变的理性原则以劝善惩恶
古典戏剧三杰:(悲)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喜剧)
莫里哀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 莫里哀喜剧主题:批判欲望、展示人性之恶。 代表作:《达尔杜弗》(《伪君子》
酒色之徒达尔杜弗凭借满口“虔敬”“仁爱”骗取富商阿尔贡信任,成为其家庭的精神导师。为谋夺阿尔贡的财产、霸占其漂亮妻子,达尔杜弗不断巧舌如簧,搬弄是非。阿尔贡的妻子设计暴露达尔杜弗的丑态,阿尔贡才终于醒悟,将达尔杜弗驱逐出家门。但达尔杜弗反向朝廷诬告阿尔贡一家谋反,所幸国王英明,骗子终被逮捕
启蒙文学
卢梭
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提出人民主权;批驳不合理的封建统治秩序
代表作:《新爱洛伊丝》;自传《忏悔录》
内容:自传,记载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尔埃岛之间五十余年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控诉不合理的封建统治秩序,阐述理念:人性本善,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 将自身作为一个人的标本坦率自剖,具有张扬个性解放的文学意义
歌德
德国文学家,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作家。 代表作:诗剧《浮士德》
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思想内涵:一部巨人的生命探求史、思想灵魂发展史
孟德斯鸠
狄德罗
伏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