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考研政治第二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笔记,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三部分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市政职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市政职能概述、西方国家的市政职能、中国的是市政职能、市政职能过程。
这是一篇关于十三 领导绩效的思维导图,包括:领导绩效概述、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和内容、领导绩效考评的原则和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章 领导方法的思维导图,包括:衡量人才的标准和领导选才用人的意义、选拔人才的原则和制度、实用人才的原则和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 (1851-1864)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始末
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 1851年1月,(广西)金田起义 1851年9月,永安建制 1853年3月,定都天京(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上半年,全盛 1856年9月,天京事变 由盛而衰的转择点 1859年,资政新篇 1864年7月,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失败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内部
1.沉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批判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统治思想
外部
3.打击外国势力,维护中国主权 4.掀起亚洲反殖民主义的大潮
文件
5.两个文件让中国旧式农民起义达到最高峰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根本原因】 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笼统的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称为“洋兄弟”
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形成
1.目的:为有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 2.首领:奕䜣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冯桂芬 4.办事机构: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洋务事业
1.工业:兴办近代企业——先军后民
2.军事:建立新式水军
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3.教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詹天佑——京张铁路 冯如——中国第一个发明飞机
京师同文馆:近代中国第一个翻译学堂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工业:客观上促进了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教育:成为近代教育的开端 3.文化:传播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社会:引起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顽固派的阻挠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维新派的宣传活动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日本变政考》 《孔子改制考》 《人类公理》
梁启超
《变法通义》 上海《时务报》
严复
翻译《天演论》 天津《国闻报》
谭嗣同
《仁学》
维新变法过程
1895年,公车上书(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杀 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3.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4.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自身原因: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①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经济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文化上:不敢否定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脱离人民群众
裁撤冗官冗员 漕运 海运
近代企业
军用企业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1865年,金陵机器局——李鸿章 1866年,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1867年,天津机器局——崇厚 1890年,湖北枪炮厂——张之洞
民用企业 (官督商办,官办,官商合办)
1873年,轮船招商局——李鸿章 1878年,开平矿务局——李鸿章 1878年,天津电报局——李鸿章 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
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用砒霜毒死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8.14-1908.11.14
慈禧太后1835.11.29-1908.11.15
《资政新篇》1859年
提出者:洪仁玕 主要内容: 1.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提出“雇佣制” 3.文化:设新闻官,改革弊政,兴办福利事业 4.外交: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 特点: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天朝田亩制度》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杨秀清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杨秀清
洪秀全(1814-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