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办公楼施工图设计总结
办公楼施工图设计总结:当凸窗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时,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9m;当凸窗窗台高度高于0.45m时,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6m。
编辑于2022-07-14 16:20:33办公楼施工图设计总结
读图 读资料
总图
竖向标高
室内外高差
与周围环境 道路 建筑的关系
防火间距
一般多对多6米
多对高9米
高对高13米
消防车道(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救援场地和入口
尽头式消防车道(回车场12m×12m;15m×15m;18m×18m)
是否有地库,楼梯是否下去
单体图
建筑分类
五层 ,多层公共建筑
功能布局
主要功能办公
辅助功能餐厅厨房及其他
流线组织
三部楼梯 两部电梯
内走道 双面布置房间
走道大于40米
走道净宽1.8米
耐火等级
文本
项目概况
模型
造型的做法及材料
幕墙 (干挂石材 铝板)
一般窗槛墙1200
设喷淋800
或不小于1000的防火挑檐
或防火玻璃墙
高层1.00h
多层0.5h
窗间墙一般1000,不够可设100厚衬墙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计算面积,划定防火分区
一般多层2500平方
设自动灭火系统,增加1.0倍
根据面积,计算人数
办公建筑以总建筑面积计算,9m2/人
普通办公室,6m2/人
根据人数计算每层所需的疏散宽度
办公建筑,一二级 ,4层及以上,1m/百人
楼梯梯段宽与门宽,以小的计算为准
门宽,应扣除窗框
复核疏散
疏散个数
建筑单体(安全出口 楼梯)
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
或每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不应少于2个
特例(1个)
除托、 幼建筑,面积不超过200,人数不超50,单层公建
或多层公建的首层(可设1个出口或一部楼梯)
符合表5.5.8(耐火等级、层数、面积、人数)
单个房间(疏散门)
公共建筑内房间不应少于2个
特例(1个)
除托、幼、老、医、教
(两个安全出口间或袋形走道两侧)
托、幼、老 面积不大于50
医、教面积不大于75
其他建筑或场所120
走道尽端,面积小于50 ,门净宽不小于0.9
走道尽端,任一点至疏散门不大于15,面积不大于200,门净宽不小于1.5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面积不大于50m2,且人数不超过15人
疏散宽度
房间疏散门
办公用房1000X2100
根据房间面积,计算人数
安全出口
走道(办公建筑)
小于等于40米
单面布房1.3
双面布房1.5
大于40米
单面布房1.5
双面布房1.8
净高不应低于2.2
梯段
平台
疏散距离
根据规范,复核是否需要封闭楼梯间
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
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根据规范,复核是否需要电梯及个数
四层及四层以上
或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2m的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根据规范,复核是否需要消防电梯
5层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
老年人照料设施
所以该建筑不设
根据规范,复核是否需要无障碍设计
办公建筑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根据人数计算卫生间洁具
见《办公建筑设计标准》表格4.3.5
约女性 10人/1个便器
男性15人/个便器
根据规范,防烟分区的划分
空间净高3~6(包含),最大允许面积1000,长边最大允许36米
防烟分区,不能跨越防火分区
根据人数,计算厨房的面积
总人数=3974.26/9=441人
厨房面积=30+(441-100)X0.3=132.3
大功能房间根据面积计算人数
会议室
无会议桌 1m2/人
餐厅
1m2/座
办公室
6m2/人
要点归纳
建筑构造
水平
散水
明散水
暗散水
地面
楼面
屋面
屋面检修孔
屋面出入口
排水
结构找坡时不应小于3%,采用建筑找坡时不应小于2%;
卷材防水屋面檐沟、天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集水沟宽度300mm
有效深度250mm
分水线处100mm
防水
泛水
保温
构造层次 (其他构造类似)
结构层
中间层
找坡层
保温层
倒置式屋面,保温在防水上,对防水层的保护
找平层
隔汽层
隔离层
防水层
一般有找平层,对防水层的保护
隔离层一般也是对防水层的保护
面层
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m
应设前室
宜有天然采光、通风
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
卫生洁具数量应按表4.3.5配置
厕位双侧布置 外开门 1500
侧位单侧布置 外开门 距墙 1300
厕位到小便器 1300
洗手盆距墙550 盆到盆700
小便器距墙350 小便器之间700
垂直
坡道
台阶
楼梯 (无障碍楼梯)
楼梯栏杆
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m
水平栏杆或栏板长度大于0.5m时,高度不应小于1.05m
水平荷载1.0kN/m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垂直杆件 杆件间净空小于等于110
无障碍
双层扶手 上层850~900 下层650~700
扶手起点终点 水平延伸300
扶手末端伸到墙面活向下延伸100
扶手距离墙面40
圆形扶手直径 矩形扶手截面 35~50
踏步
办公260X175
无障碍280X160
设防滑条
起点与终点250mm~300mm 设提示盲道
踏步级数不应少于3级,且不应超过18级
梯段
梯段下2.2米
每个梯段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m范围
平台下2.0米
每股人流宽度为0.55m+(0~0.15)m,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一侧有扶手,墙体装饰面至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双侧有扶手,两侧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净宽 多层大于等于1100,高层大于等于1200
平台
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并不得小于1.2m
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9m
门
封闭楼梯间,乙级防火门
疏散方向开启
窗
防烟排烟
自然通风方式--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10m 每5层 2平方 间隔3层)
窗槛墙
一般为1200(同上)
窗间墙
一般为1000
不够加100厚的内墙
梯柱
大面积开窗注意布置梯柱
梯梁
图纸中梁投影线的表达
梯井
托、幼、中小、其他少年儿童活动场所,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取防坠落的措施。
电梯(无障碍电梯)
基坑深度
冲顶高度
提升高度
提升速度
井道尺寸 轿厢尺寸
门
机房
电梯厅的深度要求
单台 1.5B
多台单侧1.5b,并列布置,4台,应大于等于2.4米
多台双侧相对电梯b之和,并不小于4.5
B为轿厢深度,b为并列布置的电梯中最大轿厢深度。
消防电梯
无障碍电梯
内外墙
门
办公建筑门1000X2100
门的开启不应跨越变形缝;
推拉门、旋转门、电动门、卷帘门、吊门、折叠门不应作为疏散门;
窗
平开窗
推拉窗
悬窗
消防救援窗
排烟窗
公共走道的窗扇开启时不得影响人员通行,其底面距走道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0m;
窗台
公共建筑不得低于0.8m,否则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的高度由地面起算不应低于0.8m;
住宅建筑不得低于0.9m,否则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的高度由地面起算不应低于0.9m;
当凸窗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时,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9m;当凸窗窗台高度高于0.45m时,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6m。
柱
梁
栏杆
楼梯栏杆
临空栏杆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
24米以下,1050
24米以上,1100
上人屋面、交通、商业、旅馆、医院、学校等临开敞中庭的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2m
底面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时,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220 450)(楼梯最小踏步宽 三步台阶高)
公共场所 栏杆离地面0.1m高度范围内不宜留空
护窗栏杆
弱电间强电间 冷媒井
排气道 排烟道
出屋面,百叶窗面积为洞口面积的1.5~2倍
规范
办公建筑
自然通风的办公室或会议室,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面面积的1/20。
B类 重要办公建筑 50年
单元式办公室 由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及服务空间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
B类办公建筑应至少有一面直接邻接城市道路或公路,或与城市道路或公路有相连接的通路;
当无相关要求时,机动车配置泊位不得少于0.60辆/100m2,非机动车配置泊位不得少于1.2辆/100m2。
高差不足0.30m时,不应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8。
办公建筑的净高
有集中空调有吊顶 单间式、单元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2.50m;
有集中空调有吊顶 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2.70m;
无集中空调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2.90m;
无集中空调单间式、单元式办公室净高不应低于2.70m;
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储藏间净高不宜低于2.00m
手工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7m2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2
小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中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m2
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2.00m2/人,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00m2/人。
大会议室,平面长宽比不宜大于2:1
开水间
宜分层或分区设置
宜自然采光、通风
应设置洗涤池和地漏
有对外服务功能的办公建筑可根据需求设置使用面积不小于10m2的哺乳室。
四层及四层以上或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2m的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大中型电子信息机房的楼地面宜采用架空防静电地板。
机要室、档案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和重要库房等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楼板不应小于1.5h,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防火分区
上、下层连通的开口,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
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 划分防火分区
与周围连通空间
防火隔墙 耐火1.00h
防火玻璃墙 耐火隔热 耐火完整性1.00h
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 耐火完整性1.00h 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防火卷帘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6.5.3
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高层中庭回廊 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微观
细节处理
图面表达
标注 轴线到轴线且两端到轴线
标注净尺寸 (疏散尺寸 造型外包尺寸 散水等)
线型 细 中 粗(0.00~0.05;0.1;0.4)
屋面标高 均为结构标高(因为屋面有找坡 不平整)
外开窗 外面放窗编号
内开窗 里面放窗编号
轴线轴号统一(比例 间距 尺寸)
标注统一(比例 字体 间距)
比例统一
变坡点应有标高
1:100的图 不需要表达材料
中观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宏观
施工图设计思路
施工图整体把控能力
规范的理解与应用
思考 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