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9DNA的合成和修复
DNA的合成和修复,DNA的生物合成方式,DNA的损伤和修复,知识点总结,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肝的生物化学,肝的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胆汁和胆汁酸代谢,胆色素代谢与黄疸。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生物化学的内容要点!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的特点和方式,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基因表达调控的深入学意义,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新生态链加工成为成熟蛋白质,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DNA的合成和修复
DNA的生物合成的方式
DNA指导的DNA合成(DNA复制)
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
特点
半保留复制
概念
DNA生物合成时,亲代DNA的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以每一条单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律,各自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结果形成了两个与亲代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在每个子代DNA双链中,一条链是亲代链,另一条链则是重新合成的子代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证明
意义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及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
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
DNA复制的固定起始点和双向复制
原核生物基因组DNA为环状,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为单复制子生物
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点具有多个复制子
解开的两条单链模板和尚未解旋的DNA双链模板形成的Y形的叉状结构, 称为复制叉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新链的合成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同,能连续合成,而另一条新链的合成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连续合成。
DNA聚合酶只能催化5'-3'的合成,所以新链的合成方向均为5'-3'
DNA复制过程中能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或领头链
不能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后随链或滞后链
复制中随从链上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DNA的高保真复制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DNA聚合酶在复制中对底物碱基的严格选择性
DNA聚合酶3'-5'外切核酸酶活性的校对作用
参与DNA复制的酶类及蛋白质因子
参加DNA复制的体系
DNA模板
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4种dNTP底物
dATP, dGTP, dCTP, dTTP
RNA引物
DNA聚合酶及其他酶类与蛋白质因子和无机离子
DNA聚合酶(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或DNA指导的DNA聚合酶)DNA-pol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Ⅲ全酶结构
核心酶
β亚基二聚体
γ复合物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解旋和解旋酶类
解旋酶
利用ATP供能,作用于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双链打开成为两条单链
拓扑异构酶
理顺DNA链
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单链结合蛋白
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起到稳定DNA单链模板的作用
引物酶
复制起始时催化RNA引物生成
DNA连接酶
连接碱基互补基础上双链中的单链缺口
DNA复制过程
复制方向,5'-3'
复制的起始
DNA解为单链
引物合成和引发体形成
引发体前体
促进引物合成的蛋白质因子复合体
复制起始点特点
跨度为245bp,包括三组13bp串联重复序列(富含AT区)和五组9bp的反向重复序列(识别区)
引发体
引发体前体与引物酶结合形成的复合体
解旋酶,DnaC,引物酶,DNA复制起始区域
引物合成
DNA链的延长
在DNA pol Ⅲ的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
DNA复制的终止
水解引物,填补空缺,连接DNA片段
DNA的其他复制方式
原核生物的滚环复制
RNA指导的DNA合成(反转录)逆转录作用
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催化生成DNA的过程
逆转录作用与逆转录酶
端粒和端粒酶
DNA损伤修复
DNA损伤
DNA损伤的因素
自发性突变
DNA的不稳定性
碱基的改变或者失去碱基
复制错误
环境中的理化、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
宇宙射线
使DNA断裂,部分丢失
紫外线
使DNA链上两相邻的嘧啶碱基共价结合生成嘧啶二聚体(TT二聚体)
使DNA嘌呤碱基脱落以及脱氨基反应,导致碱基变异
化学因素
亚硝酸盐,烷化剂,废水,农药,食品添加剂
抗肿瘤药物(烷化剂,丝裂霉素,顺铂)是通过诱导DNA损伤而阻断DNA的复制或转录
生物因素
病毒以及病毒的毒素或其代谢产物对DNA的损伤
DNA损伤的形式与危害
形式
DNA链的断裂与局部缺失
形成嘧啶二聚体(TT CC, CT)
单个或数个碱基的错配,缺失或插入
DNA片段的移位重排
危害
在嘧啶二聚体处,复制,转录均不能继续进行
碱基错配又称点突变,发生于基因编码区的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合成错误,甚至造成致命性损伤
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容易造成移码突变,表达异常蛋白质
DNA损伤的修复
DNA修复的类型
直接修复
切除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
核苷酸切除修复
由内切核酸酶识别损伤部位,并从损伤的5'端前方切开DNA链
继而外切核酸酶以5'-3'消化损伤的DNA序列
DNA pol Ⅲ从切口3'端引导聚合,最后连接酶连接片段完成修复
重组修复
SOS修复
DNA修复的意义
纠正突变的基因,恢复基因的原有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