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侵犯财产罪6—敲诈勒索罪、职务侵占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这是一篇关于侵犯财产罪6—敲诈勒索罪、职务侵占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敲诈勒索罪、职务侵占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这是一篇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妨害药品管理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
这是一篇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金融诈骗罪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敲诈勒索罪、 职务侵占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敲诈勒索罪
客观表现
方法行为:威胁、要挟—没有达到100%抑制对方反抗
威胁、要挟的内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与诈骗罪存在竞合)
威胁、要挟的内容可以非法的,也可以是合法的
威胁的内容必须让被害人对犯罪行为人本人感到害怕
目的行为:非法索要财物
有理由要钱,哪怕要的过多也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但不能侵犯人身权利)
没有理由要钱,原则上成立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
暴力程度
敲诈勒索罪原则上不对人使用暴力(即使用了,程度也轻微)
抢劫罪的暴力或暴力威胁的对象是人,且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100%)
暴力和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
敲诈勒索罪不要求两个当场,被害人有选择自由
抢劫罪要求两个当场:当场使用暴力,当场取得财物
总结:敲诈勒索罪中的处分自由,是一种不充分、有瑕疵的自由,面对行为人压迫,被害人有保卫财产的可能性,反抗有用且能反抗 抢劫罪是反抗无用且不敢反抗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
不侵犯人身权利
向一方勒索财物
绑架罪
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不法目的
实施了控制人质的行为
像第三方勒索财物
绑架罪与抢劫罪
不当场取得财物
三面关系:人质和第三人处于不同场所
绑架罪是抢劫罪的升级版,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将其控制人质的事实 告诉第三方第三人,即可认定为绑架罪(无需达成)
抢劫罪
当场取得财物
两面关系:暴力胁迫对象与财物交付者处于同一场所
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关系
观点一:抢劫罪与绑架罪是对立的
观点二:抢劫罪与绑架罪是竞合关系
不同财产犯罪的区别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
抢劫罪:对被害人的控制达到100%
敲诈勒索罪:对被害人的控制程度没有达到100%
盗窃罪和诈骗罪
盗窃罪:犯罪分子取走财物是秘密的
诈骗罪:犯罪分子就财物的转移进行过沟通
盗窃罪和抢夺罪
盗窃罪:秘密的
抢夺罪:公开的
侵占罪与其他财产犯罪
侵占罪:财物不处于被害人占有
其他财产类犯罪:犯罪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
职务侵占罪
条件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职务:包括管理性工作,也包括单纯劳务性工作
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限制解释
仅仅是过手,没有现实掌握、支配财物不属于利用职务便利
条件二:对象为本单位财物
本单位管理、运输中的私人财物,应以单位财务论
条件三:不含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毁坏的含义
物理上的毁坏
效用上的毁坏
非法占有目的和毁坏目的的区分
非法占有:建立支配关系
非法毁坏:损人不利己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入罪的标准(同时符合)
逃避支付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
数额较大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条件(同时符合)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在提起公诉前支付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主体:富有支付义务的单位和自然人
不具备用工资格不影响追究刑事责任
即使其他单位或个人垫付,也不影响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