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调查法
调查法是调查研究法的简称,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或研 究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研究 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事物现 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
编辑于2022-08-24 20:50:40 山东省调查法
定义
涵义
调查法是调查研究法的简称,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或研 究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研究 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事物现 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
理解
根据 研究目的和研究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
采用 一定的程序和手段(访谈、问卷、座谈会、测验、成品分析等)
对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
收集 整理 和 分析
了解 事物现状和发展变化规律
图文理解
特点
特征
间接灵活
途径多样
系统严密
优点
适用范围广泛
便于量化分析
缺点
不能解释因果
依赖对象合作
图文理解
分类
根据调查范围划分
全面普查
定义
对某一范围内(某单位/某地区/全国)的所 有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作用
把握整体的一般状况,得出具有普遍性、概 括性的结论,为制订重大方针、政策和规划 提供必要的依据(结果全面、真实、可靠
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
定义
对调查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
特点
①容易组织,方法灵活,所需人力财力不多
②较短时间,深入了解,但慎重推论
抽样调查
定义
从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 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 推算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种类
①概率抽样(随机抽样):用随机的方式(如抽签) 抽取样本,总体中每个个体机会均等。
②非概率抽样(非随机抽样):根据调查者的主观意 见或判断来决定抽取与否,总体中的个体机会不等
评价
优点
①不仅节约时间和经费
②而且不损耗资料的标准化程度,结果具有一定的客 观性和普遍性。
缺点
不如个案调查深入和全面
个案调查
定义
从调查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案(有显著 特征的教育现象或对象)进行调查
作用
个案调查常常作为抽样调查的探索研究或补 充研究,可以使抽样调查的研究结果更深入、 更丰满
评价
优点
可以详细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具体了解现 象发生的原因,掌握多方面联系,可以通过 把握具有该特征的对象发展变化的线索特点, 推论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认识
缺点
结论可推广性较差
根据调查功能划分
现状调查
定义
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现在或当前状 况进行调查(时间特征是:现在或当前)
历史调查
定义
对已经发生的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调查
作用
不但可以了解到教育现象的过去和现在,也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其未来。
发展调查
定义
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 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
比较调查
定义
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学校、教师、学生之 间有关某种教育现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 调查
根据调查手段划分
问卷调查
定义
为了解某些事实或意见,通过发放经过设计的问 卷(书面作答),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评价
优点
①简单易行:可邮寄、可现场、可电子发送
②匿名性:不要求填写姓名,保护个人隐私
③便于统计分析: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做定量研究
缺点
受调查对象文化水平影响;回收率和有效率问题
分类
根据问卷题目的开放程度
封闭式问卷
开放式问卷
根据问卷编制的严格程度
标准化问卷
自编问卷
根据问卷发放的方式
送发问卷
邮寄问卷
访谈调查
定义
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的方式,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分类
根据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
结构性访谈
定义
由研究者事先设计好主题、问题和提问的顺序,整个谈 话过程按照计划和步骤进行,受访者从备选答案中选择,实际 上是一种封闭式的口头问卷
评价
优点
可控程度高,应答率高、结构性强,易量化
缺点
灵活性差,对问题的深入程度不够
无结构访谈
定义
类似开放式问卷,不采用固定的访问问卷,不依照固定 的访问程序,鼓励受访者自由表达观点(无固定答案);只是 一个谈话主题,不设计每一个详细的问题
评价
优点
灵活性较强,并且细致深入,可以对感兴趣的问题细致 追问,挖掘出生动的实例,得到更为深入的信息
缺点
费时、费力、结构不完整,难以量化
半结构访谈
实质
结构式访谈+开放式访谈(介于上述两种之间
定义
有访谈提纲,有结构性访谈的严谨和标准化的题目,既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问题的角度,也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 自己想法和意见的余地和空间
特点
兼有二者的优点,既可以避免结构性访谈的呆板、缺乏 灵活性、难以对问题深入探讨等局限,也可以避免开放式访谈 时的费时、费力,容易离题,难以做定量分析等缺陷
根据访谈的人数
个别访谈
定义
访谈者与被访者一对一地面谈
评价
优点
没有第三者直接影响,有更多交流机会;易受重视;安 全感强;更易深入(最常见的形式;特别适合无结构访谈
缺点
效率低
团体访谈
定义
访谈者与被访者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一对多地面谈
评价
优点
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访谈效率;集思广益,相互启发
缺点
容易从众;隐藏真实想法;表达相反观点;人多难以控 制(5—7人为宜;最多不超过10人)
根据访谈的次数
一次访谈
定义
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一次性地收集资料
评价
优点
短时高效,一次性解决问题;常用于定量研究
缺点
不能深入了解
多次访谈
定义
随时间推移,多次收集固定对象的有关资料的跟踪调查
评价
优点
可通过研究对象自身的前后比较了解事物发展变化趋势, 逐步由浅入深,探讨问题的深层意义,是一种深度访谈。常用 于个案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多用于质的研究
根据访谈的正式程度
正式访谈
定义
访谈双方事先约定好访谈时间、地点和相关事宜,在规 定范围内进行访谈。需要预先制订访谈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 地进行。
优点
有利于获得较为深入和细致的资料
非正式访谈
定义
随意性较强,没有预定访谈时间和地点,在与对方一起 参加活动时,在轻松情境下自然交谈。
优点
有利于获得更加自然、真实和灵活的资料
根据访谈双方的接触方式
直接访谈
定义
访谈双方面对面坐在一起访谈,访谈者可以通过受访者 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信息获取资料。(实地访问、面访
评价
优点
适用于电话不普及地区;或题目太长、太多,题意复杂
缺点
耗费人力、物力
间接访谈
定义
访谈双方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进行访谈
评价
优点
解决举例遥远或时间不足造成的困难;避免尴尬;节省 时间、经济快捷;适合工作繁忙、居住分散的异地受访者
缺点
看不到表情和动作,无法判断真实想法
评价
优点
适用范围广泛
灵活性强
成功率高
缺点
代价高
易受访谈人员的主观影响
回答问题的标准性和重复性较差
记录较困难
图文理解
实施步骤
调查前的准备阶段
确定调查课题
预先考虑
了解什么情况
探究什么问题
达到什么目的
回答问题
我要调查什么
选择调查对象
抽样
定义
抽样是一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方法,是从较大团体 中选择部分个体的过程,通过抽样选取的部分个体作为 估计或预测较大团体的某些事实、情况或结果的基础。
优点
节省人力,时间和研究经费
核心概念
基本原则
样本越大,样本的统计值与总体的参数值越接近
总体内部差异越大,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差异越大
类型
概率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涵义
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 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
步骤
①对抽样单位进行编号(有多少
②确定样本大小(要多少
③通过抽签法或随机数字表法抽样,获取样本
地位
最基本;其他基础;直接体现抽样原理
特点
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入选样本
评价
优点
样本代表性较强,结果可推论总体
缺点
①总体人数多,难以编号
②不知总体 情况时,很难确定其内部差异,难以确定 各种特征的成分比例
分层抽样
涵义
先将总体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层几个 子总体(类/层),然后从每一次随机抽 取子样本,最后把样本合在一起
步骤
①确定抽样单位
②确定分层标准,然后分层
③对每个层内个体进行编号
④确定样本大小
⑤采用抽签法或随机数字表进行抽样
⑥所有样本相加构成总体样本
优点
①不增加样本规模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精确度,进而提高样本代表性
②便于了解不同层次情况,也可对不同层次进 行单独研究或比较研究
注意
①一般用来分层的特征是在调查中要加以测量的变量。
②子样本在总体样本中所占比例与本层 在总体所占比例相同
整群抽样
涵义
先将总体按某标准划 分若干子群,每个子 群就是一个抽样单位, 然后随机抽取若干子 群,子群中个体构成 总体样本
步骤
①将总体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群
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若 干子群
③将子群中所有元素结合构成总体样本
评价
优点
①转换抽样单位,简化抽样过程,降低费用
②适用于人太多,得不到总体所有个体的名单
③适用于界限不清的总体
缺点
各子群中的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比较差
非概率抽样
偶遇抽样
涵义
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 偶然遇到的人或仅仅选择哪些离得近、 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
特点
方便省力,但样本代表性差
定额抽样
涵义
按某种属性将总体个体分类,然后再各 类中抽样(样本中各类比重与其在总体 中的比重一样),再将各类样本相加。
关键
必须对总体的性质充分了解,掌握每个 特征所占的比例等。
评价
优点
花费较少,所抽样本都能符合研究需要
缺点
抽样标准是适合性而不是代表性,因而 将结论推论到总体的时候需格外谨慎
目的抽样
涵义
根据研究目标和自己的主观分析来选择 和确定他们认为可以提供所需要信息的 人作为样本。(“有目的”地选取样本)
适用
适合于当总体边界无法确定的时候
滚雪球抽样
涵义
当无法了解总体情况时,从少数成员入 手调查,并向其询问其他符合条件的人, 然后再一次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 (强调使用社会网络的抽样方式)
评价
优点
当总体的个人信息不完善或较为隐秘时
缺点
成功与否依赖于第一次的介绍人,可能 带来样本同质性过高的问题
样本规模容量
①研究的精确度:精确度越高,样本容量越大
②总体性质:内部差异越大,所需样本容量越大
③分析要求:想了解总体中某部分特征,所需样本容量越大
④抽样方法:不同的抽样方法,样本容量不同
⑤其他因素:确定样本容量时,应预估20%的无应答量(拒绝 或无效);样本容量≈题目数的五倍;n>30是大样本
设计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的设计
界定概念
查阅相关文献
随机访谈
建构框架
是根据调查目的、研究主题形成 的问题纲要,可以是关键词,也可以是短语
设计问卷
问题内容
①直接相关:避免涉及无用问题,与主题要相关
②具体明确:避免提问过于空泛和笼统
③避免重复和一题多问:1个问题对应1个概念/事件 (是否认为如果没基础,舞蹈和钢琴学习有困难)
④避免否定句式或具有情感色彩的问题:以免造成理 解困难或混乱(是否认为没必要……)
⑤选项完整,穷尽可能,互相排斥(父母和祖辈)
⑥不含有不恰当的假设、启发和暗示(你喜欢A电影 吗;专家认为……,你觉得有必要吗
问题形式
封闭式题目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量表题
排序题
开放式题目
优点
①留有让回答者有自由表达的机会
②可能得到未曾考虑到的结果,有利于探索 性研究
缺点
①随意阐述意见,信息可能与研究课题无关
②答案因人而异,难以整理和量化
③可能无主见,无法作答或不愿作答
半开放式题目
又称混合式题目,将封闭式题目和开放式题目组合
问题数量
问卷的数量(问卷长度)要适宜,太多会厌倦敷衍, 太少得不到有关研究的基本事实资料
一份问卷作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
问题的数量应在50道左右
为控制问题数量,人口学事实性问题可在指导语后 采取填空的形式来收集,不必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无关紧要、可问可不问的不要问
问题排序
①同类组合:相同性质编一起,便于作答和统计
②先易后难:容易在前,困难在后
③先大后小:概括性、背景性在前,细节性在后
④先一般后特殊:不易引起情绪反应的特殊问题在后
⑤先次要后主要:次要问题在前,关键问题在后
⑥先封闭后开放:封闭问题在前开放问题在后
问卷基本结构
标题
前言
指导语
问题与选择答案
结束语
预先调查
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先选取至少30名(统计学 中大样本的最低数)调查对象进行尝试调查。 通过预调查,发现问卷中的一些无效或者不适宜 的问题,也可以请专家学着进行讨论鉴别,在此 基础上完成问卷的定稿。
信效检验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稳定、一贯的真实 特征。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程度,即测 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特征的程度。
修改定稿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不断修改调整 正式问卷逐步形成
访谈提纲的设计
根据选择的访谈形式的开放程度来确定提纲的具体程度
设计具体问题时应考虑
①问题是否有必要,通过此问题能够获得哪些与调查目的有关的 有价值的信息
②如何问问题才能让受访者更愿意回答并表达想法
③如何就受访者的回答做进一步的追问
④访谈中如何从上一个问题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等
⑤正式访谈之前,从受访者中选取一定热进行预测访谈,进一步 详细核查访谈设计是否合理、完善,并作进一步修改
制订调查方案
基本内容
①调查的课题和目的
②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③调查的手段和方法
④调查步骤和时间安排
⑤调查经费的使用安排
培训调查人员
培训条件
在研究经费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尤其是在较为大型的调查研究中, 需要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
问卷的发放程序
指导语的说明
调查内容的记录
调查中的实施阶段
收集调查资料
1.营造宽松、融洽的访谈氛围
2.按照计划进行访谈:提问、倾听、回应、追问
3.认真做好访谈记录:录音(告知)、现场记录
4.结束访谈:单次访谈控制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根据受访者状态决定····
调查后的呈现阶段
整理分析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
整理资料
①统计和计算拒绝接受调查、无法联系或不合格的调查所占的 比率(统计废卷率)
②监控数据收集过程中是否有数据造假的痕迹
分析资料
采用SPSS、Excel、NVivo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 编码或做成图表
撰写调查报告
撰写调查报告
引论
本论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