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线性代数
这是一篇关于线性代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章行列式、第二章矩阵、第三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第四章线性方程组等。
编辑于2022-08-29 15:29:40 吉林线性代数
第一章 行列式
1.1定义
1.1.1引出:二阶行列式
一个n元一次方程组(n个式子)取x前系数构成一个正方形点阵用绝对值号罩住
行与列数量相同
方程与未知数数量相同
等价
是一个确定的值
a为元素 第一个角标为横标第二个角标为纵标
主对角线之积减副对角线之积称为值(展开式)记作D
Di:用原方程组的常数列替换行列式中的第i列
xi=Di/D(D不等于0)
三阶行列式的值也可以用上述方法计算
对角线法只能用于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1.1.2全排列与逆序数
n个自然数任意排列成(j1j2......jn)叫做n级排列 总共n!个
由小到大即为标准顺序
在一个排列中,当两个元素的顺序与标准顺序不同时产生一个逆序
一个n级排列所有逆序的总和称为该排列的逆序数 记作t(tao)
标准排列逆序数为零
计算逆序数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比较相加 也可从右往左 从中间到两边
逆序数为奇 奇排列 逆序数为偶 偶排列
定理1.1.1:一次对换必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证明
俩数挨着 成立 不挨着得逐个挨着换依然成立
1.1.3n阶行列式定义
三阶行列式:a11a22a33+a2a23a31+a13a21a32-a13a22a31-a11a23a32-a12a21a33
每一项第一个行标按123排列 第二个列标是任意的三级排列
列标为偶排列则正 奇排列则负
列标的逆序数为t(tao)
因此三阶行列式可以表示为各项乘积再乘上-1的t(套)次幂
定义1.1.1:设有n平方个数排成nxn的数表 不同行不同列n个数乘积共有n!项每项乘-1的t(套)次幂代数和称为n阶行列式
式中任意乘积项a1j1a2j2a3j3......anjn称为n阶行列式的一个均匀分布项简称均布项, 恰是行列式中位于不同行且不同列的n个元素乘积.-1的t次幂称为均布项的符号因子
注意
n阶行列式是n!项的代数和 正负项各占一半 行列式的值是一个数
均布项是位于不同行不同列n个元素的乘积 其符号因子的正负取决于其列标排列的奇偶性
一阶行列式记号不要与绝对值记号相混淆
对角线法则只适用于二、三阶行列式
等价定义
1.1.4特殊行列式
对角行列式
主对角行列式::除了主对角线其余元素都是0=所有元素乘积
次对角行列式:除了次对角线其余元素都是0=所有元素乘积x(-1)的列标的逆序数(1+...+n求和)次幂
下三角行列式:
左下三角=主对角线上所有项的乘积
右下三角=次对角线上所有项的乘积x(-1)的列标的逆序数次幂
分块下三角:主对角线上两个“块”的乘积(D1xD2)
分块对角:主对角线上两个‘块’的乘积
分块次对角(用性质1.2.2证明):次对角线两个行列式的积乘(-1)的mn次幂(mn为两个行列式的阶数)
上三角行列式:
右上三角:主对角线上所有项的乘积
左上三角:次对角线上所有项的乘积x(-1)的列标的逆序数次幂
分块上三角:主对角线上两个“块”的乘积
1.2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
1.2.1行列式的性质
定义1.2.1转置行列式:两个行列式交换行标列标
性质1.2.1:行列式等于其转置行列式(D=DT)
(行列式的等价定义)
行与列具有同等地位 性质对行成立也对列成立 反之亦然
性质1.2.2换法性质:互换一次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值改变一次符号互换行为r互换列为c
推论1.2.1:若行列式有两行(列)完全相同 那么=0(D=-D)
性质1.2.3倍法性质:将行列式某行(列)各元素都乘常数k 等于用k乘行列式
推论1.2.2:行列式某行(列)的各元素公因子可以提到行列式外面
推论1.2.3: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元素成比例,则行列式等于0(提取比例倍数后用推论1.2.1)
性质1.2.4:行列式具有分行(列)可加性(每次只能分一行(列))
性质1.2.5消法性质:将行列式的某行(列)各元素乘以数k加到另一行(列)对应的元素上去 行列式不变
可用于证明行列式的值是x的倍数(第一列乘100 第二列乘10....)
1.2.2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
定义法 对角线法则(适用于23阶)
递推法
数学归纳法
公式法
化特殊形法
加边法
拆项法
拆因子法
初等变换:逐行逐列用消法换法变成特殊行列式
1.3行列式的展开定理与计算
1.3.1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
定义1.3.1在n阶行列式D=det(aij)中,把元素aij所在的第i行和第j列划去后,留下来的n-1阶行列式为元素aij的余子式,记作Mij 称Aij=(-1)的i加j次幂xMij为元素aij的代数余子式
1.3.2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
引理1.3.1:若n阶行列式D的第i行所有元素除aij外其余的元素都为零,那么这个行列式D的值等于aij与它的代数余子式Aij的乘积,即D=aijxAij
证明
定理1.3.1:n阶行列式D等于它的任意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
展开时挑0多的行(列)
范德蒙德行列式
定理1.3.2:行列式某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0
1..3.3拉普拉斯定理
1.4克拉默法则
定理1.4.1(克拉默法则):对于线性方程组1.4.1,若系数行列式D≠0,则方程有唯一解 xj=Dj/D(j=1,2,...,n)
克拉默法则不仅可求一类线性方程组的解 而且还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所以我们将克拉默法则叙述为以下两个重要定理
定理1.4.2若线性方程组(1.4.1)的系数行列式D≠0 则方程组(1.4.1)有唯一解
其逆否定理为 定理1.4.3若线性方程组(1.4.1)无解或有无穷多个解 则它的系数行列式必为0
线性方程组(1.4.1)右端常数项b1,b2,···,bn不全为零时 线性方程组(1.4.1)叫做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但b1,b2,···,bn全为零时 线性方程组叫做齐次线性方程组
对于齐次线性方程组 显然x1=x2=···=xn=0一定是它的解 称为它的零解 如果一组不全为零的数是方程组是它的解 则称之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非零解 齐次线性方程组一定有解 但不一定有非零解
将克拉默法则应用于齐次线性方程组(1.4.5) 可叙述为定理1.4.4:若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D≠0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只有零解 没有非零解
逆否命题为定理1.4.5若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则它的系数行列式必为零 表明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D=0是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必要条件 后面还将证明这个条件也是充分的
题型总结
第二章 矩阵
2.1矩阵的概念
2.1.1引例
2.1.2矩阵的概念
2.1.3几种特殊的矩阵
2.2矩阵的运算
2.2.1矩阵加法
2.2.2数乘矩阵
2.2.3矩阵乘法
2.2.4矩阵的转置
2.2.5方阵的行列式
2.2.6共轭矩阵
2.3可逆矩阵
2.3.1可逆矩阵的概念
定义2.3.1:设A为n阶方阵,若存在n阶方阵B使得AB=BA=E则称方阵A是可逆的,并称B为A的逆矩阵,简称A的逆
可逆矩阵是对方阵而言
可逆矩阵的逆唯一 记作A的-1次幂
若B和C都是A的逆 则有AB=BA=E=AC=CA 所以B=BE=B(AC)=(BA)C=EC=C
A的逆矩阵是唯一的
对角阵的逆矩阵是对角线上每个元素的倒数
消去律:若A可逆且AB=AC则B=C
可逆矩阵又称非奇异矩阵
不可逆矩阵称为奇异矩阵
2.3.2方阵可逆的充要条件
定义2.3.2:设n阶方阵A=(aij),元素aij在|A|中的代数余子式为Aij(i,j=1,2,...,n)则矩阵A星号加图片称为A的伴随矩阵 若A=(aij) A星号=(Aji)
定理2.3.1方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0 且若|A|≠0 则A的逆矩阵=A的伴随矩阵/|A|
2.3.3可逆矩阵的性质
2.4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对角阵的计算
两个对角阵相加等于对角线上各元素加和
对角阵乘方等于对角线上每个元素的乘方
对焦矩阵的和差积以及数乘仍然是对焦矩阵 这一特征成为对焦矩阵的线性运算和乘法运算的封闭性
两个同阶对角阵可以互换位置
上(下)三角矩阵的运算
上(下)三角矩阵的转置为下(上)三角矩阵
上(下)三角矩阵对线性运算和乘法运算是封闭的
对于上(下)三角矩阵
2.4.1分块矩阵的概念
2.4.2分块矩阵的运算
2.4.3分块对角矩阵
2.5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
2.5.1矩阵的初等变换
2.5.2初等矩阵
2.5.3求逆矩阵的初等变换法
2.6矩阵的秩
2.6.1矩阵的秩的概念
2.6.2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
题型总结
第三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1n维向量
3.2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3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定
3.4向量组的的秩
3.4.1向量组的秩的概念
3.4.2矩阵的行秩与列秩
3.5向量空间
3.5.1向量空间的概念
3.5.2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
3.6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1齐次线性方程组
4.1.1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
4.1.2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4.2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4.2.1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相容性
4.2.2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
4.2.3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4.3线性方程组的应用
4.3.1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4.3.2直接消耗系数
4.3.3投入产出分析
4.3.4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的应用
第五章 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阵的对角化
5.1向量的内积与正交向量组
5.1.1向量的内积
5.1.2正交向量组与施密特正交化方法
5.1.3正交矩阵与正交变换
5.2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2.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和求法
5.2.2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5.2.3应用
5.3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5.3.1相似矩阵及其性质
5.3.2矩阵与对焦矩阵相似的的条件
5.3.3应用
5.4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5.4.1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5.4.2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第六章 二次型
6.1二次型及其标准型
6.1.1二次型及其标准型的概念
6.1.2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型
6.2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
6.3用初等变换(合同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
6.4正定二次型
对乘加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