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好的经济学
《好的经济学》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让经济学再次伟大二:鲨口余生三:贸易之痛四:喜欢、想要和需要五:增长的终结等。
编辑于2022-09-24 19:49:31 四川省好的经济学
一:让经济学再次伟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问题相似
人民无法享受发展成果,社会不平等加剧,对政府缺乏信心,碎片化的社会和政体等
学院派经济学家和民众存在巨大分歧
展示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世界
不保证正确,但有观点与推理过程
二:鲨口余生
移民三段论
到处是穷人
渴望去更好的地方,赚更多的钱
因此,移民拉低我们工资水平(劳动力供给增加)
大多数人没有离开的极端因素
外部环境(战争、军政府等)
火山喷发导致房屋被毁才迁移,与原居民有收入差距
仅靠经济激励不足以让人迁徙
内心极度渴望(赚大钱)
移民不一定拉低工资水平
低技术移民
带来供给,也创造需求(吃饭、理发、购物)
照顾婴儿和病人,高技能女性外出工作
减缓机械化进程
机械化,工资和就业率都没有增长
无面试,无信任感
本地人不愿做的工作
高技术移民
有面试,与本地人平等竞争
为低技术人口提供服务,与高技术人口竞争
为什么他们没有迁移
没意识到迁移的机遇?
只提供工作机会信息,不提供激励措施(交通费用和几天的用度)无法发挥什么作用
第一年找到工作,第二年只一半继续外出
缺少关系
有推荐的人剥夺其他所有人的机会
雇主倾向有推荐,有推荐的等待机会,没推荐的才登门应聘,雇主根本不见他们(逆向选择)
住房两极分化
基础设施不完善,贫民窟vs小公寓
错误信息
高看死亡人数和工资水平
报道死亡人数时没有分母
损失厌恶
经济衰退,房子阻碍其迁移
迁移不一定过得更好
技术两极分化
高技术扎堆,生活成本上升速度大于低技术人员的工资上升
在经济衰退的地方重新开公司
需完善的生活设施才能吸引员工
企业倾向于扎堆,小规模开始发展越来越难
只有一家罐头厂无法存活,需要另一家靴子厂的员工购买罐头
需从遥远的地方招人
促进迁移
不是限制迁移而是促进迁移
稳定某地区经济波动,均衡各地区生活水平
如何促进?
提供信息
改善设施,使迁移者融入社会
三:贸易之痛
贸易带来好处?
传统观念
比较优势,不可能所有市场都有优势
贸易提高所有国家的总体收益,重新分配,所有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资本密集与劳动力密集贸易
工资,前者↓,后者↑
前者资本价格上升,贫富差距加大
有好处,但没想象中的好
美国、中国,大型经济体,相对自给自足
较小和较贫穷的,潜在收益大,存在贸易壁垒
低期望值的自我实现
买方比生产者富裕,质量而不是价格
最喜欢的衣服被染色
退换货耗费的时间
资本粘性,贸易不会立竿见影
再分配极其棘手
保护关税有用吗?
没有,需要担心的是转型问题
粘性经济
资本保持粘性,生产不那么劣势的产品
人员不流动,资源无法流向他们
企业集群化,经济冲击恶性循环
失业人口大于直接受到冲击的人口
美国农产品出口到中国,贸易战会导致他们失业,粘性经济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
该怎么做?
对失业者再培训
鼓励国内迁移
通过税收补贴保住部分人的工作,社区不崩溃,成功转型
四:喜欢、想要和需要
偏见是一门好生意
不愿为同性婚礼烤蛋糕的面包师破产,其他面包师得到收入(市场)
得到志同道合者的支持
我们的信念,自认为的深层偏好,都是由环境决定的
别人知道更多,随机初始化对结果的影响
社群,统一性
积极
受社区的保护
消极
低/高种姓聚集,腐败
移民越少,越讨厌移民
表达偏见(即使不同意),表明对族群的忠诚
统计歧视
不是“黑人就是低等”,而是“统计学上,黑人犯罪率高”
“公平就业”政策增加种族差异,倾向于认为黑人都是有前科
自我强化的歧视
被提醒身份,符合身份应有表现
“运动天赋”和“运动智商”两种设定,非裔和白人的成绩相反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假新闻成本低,不标注来源
互联网允许无休止的重复
乐于传播最疯狂的言论
预测算法,回音室
经济上经历煎熬,不被尊重和重视,引起防御性反应,表现出偏见
防御性反应
否认
指责黑人或拉丁裔单身母亲是福利女王
夸张地嘲弄
白人也申请福利救济,侮辱升级,她一定是帮派分子
表达种族主义情绪,只是不被尊重,表述蔑视只会加重情绪
不喜欢改变想法,不喜欢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偏见不是绝对的偏好(了解所有情况后的喜欢和讨厌)
接触假说
平等、合作还有政府与习俗的支持,接触,减少偏见
种族或偏执的投票只是漠不关心的结果
政客都一样,选个看上去相似的
与偏见作斗争,不直接干预人们的观点
强调利害关系,花时间了解政策问题
五:增长的终结
增长理论
生产率会恢复快速增长吗
或许低速增长才是常态
只用GDP衡量忽略了幸福?
增长放缓,社交媒体爆炸式增长,GDP(运营成本)和幸福感(或不幸)差距扩大
幸福感难以衡量,但就GDP来说,没证据能恢复快速增长
索洛,劳动力数量与资本存量的对比
GDP增长率和有效劳动力增长相同
富裕国家增长放缓
罗默,思想交流
贫穷不只是缺乏技能和资本
如果资源造成GDP的差距,同一资源,美国的价格会是印度的58倍
没有利用好现有资源
优秀人才聚集,创新,抵消收益递减
难以确定影响因素
理论都应用于整个经济体,国家层面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孤立的
尝试
促进区域发展
溢出效应,思想和技能在人和人间传播,相互加强
对企业的投资与基础设施,吸引企业落户,作为一个整体生产率提高
促进多个地区发展?
初始投资的推动力很快消失,不足以维持长期经济增长
虹吸效应,蚕食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
难以影响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
促进创新
知识溢出效应,新发明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持续,增长不衰减
专利保护鼓励创新,开放专利使技术被广泛应用且专利持有者不会安于现状,平衡两者
减税
对高收入者减税不会带来经济增长
打断垄断
经济活动的集中度,大企业面临竞争减少,创新减少,行业壁垒
打破垄断也不一定恢复快速增长,欧洲
根本无法掌握经济增长
GDP只是手段,目的是提高普通人,特别是贫困者的生活质量
能做什么
利用现有资源改善教育、卫生、法院、基础设施等,一旦经济快速增长就能受益
解决资源错配
经济粘性非常大,经营良好的公司没什么增长,经营不佳的也不会消亡
银行借贷、风险资本(股市)、土地权、家族企业
预期错配,从小被告知,努力学习会找到份好工作
小部分工作(如政府职位)比其他工作更有吸引力
大量受教育人员参加“竞争性考试”,企业招不到人
六:水温渐热
经济增长(上一章)对环境的直接影响
10%的人口贡献50%的碳排放
富裕人口对气候变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清洁能源
没有想象中的有效,仍需改变生活方式
购买污染权
激励非污染企业寻求主动净化的方法,如种树
税收
能源消耗是习惯问题,高税收使人们形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让全世界的穷人为过去和现在放纵的富人买单
法国黄背心运动
受益者是富裕的巴黎人,他们可以乘坐地铁去上班,受损的是郊区和农村里不得不开车的人
赤道附近国家更贫穷(受气候影响更大),影响农业产量、生产效率、死亡率
希望:富人为穷人买单(再分配)
富国经济增长降低
GDP高不一定好
现实:不平等问题急剧上升(下一章)
七:《自动钢琴》
机械化,1755-1820年的低工资
长期来看技术带来进步,但时间真的很长
谁能保证一定会反弹
粘性经济,失业者无法重新就业
自动化不会取代非常需要技能的人(程序员)和完全不需要技能的人(遛狗员)
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人,被从中等技能职位(文职和行政)挤出来,从事低技能工作
过度自动化降低GDP
工资税(社保和医保),没有机器人税
如何确定机器设备(由人操纵)和机器人间的界线
不会要求产假和抗议减薪
解雇成本从一开始就加剧失业
自动化没有创造新的岗位
保险公司的自动化,自动批准保险索赔算法
而不是发明机器人,使患者在家进行康复治疗(能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认为未来的技术有长足的进步,能解决失业问题
同时,人们认为科技使不平等现象日趋严重
不平等不是技术变革的副产品,是政策的结果
技术导致不平等?
不是,普通富人与超级富人工资增速差距较大,他们的技术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富裕国家的技术变革类似,不能解释欧洲与英美的差异
赢者通吃?
垄断或接近垄断的公司,利润分配给股东,而不是增加员工的收入
大公司优秀人才聚集,首席执行官非常重要
渴望最优秀的管理人员,匪夷所思的高薪
砍一棵树的工资容易衡量,如何衡量管理公司的能力?
金融
主动型基金并不比被动型收益好,赢者可能只是运气
基金经理因为无作为而赚了大笔费用,工程师设计毫秒级的交易软件
人才的浪费
首席执行官工资与股票挂钩
股票偶然上涨(原油价格上涨,汇率对公司有利),工资提升
普通员工与管理人员不在同一张工资表上,后者工资增速可以远超前者
高税率(对于极高收入)
里根经济学
增长是以不平等作为代价的
经济放缓带来焦虑
深信对富人减税会促进经济增长
使超级富豪变成普通富豪
不在于“剥夺富人”,而在于“消除”最高收入
给经理人1美元薪水,他到手只有30美分,还是给企业留下1美元收入?
需要
全球协作
低税率竞争
外国人税率非常低,吸引人才
别的国家,要不降低税率,要不流失人才
政治意愿
恶性循环
富人有更多资源,资助愿意降低税率的立法者的竞选
影响
社会焦虑和不满
自我感觉不好
炫耀式消费
恶性循环
曾经相信美国梦,努力会有回报(穷人必须为贫穷负责)
绝望与愤怒
消极怠工
我们没有得到一份工作,一定是移民抢走了
对政府不满,不相信政府能帮到他们(下一章)
里根-撒切尔对增长的痴迷,增长只会让少数人受益
帮助人们在这高度不平等的世界生存并保持尊严
否则,公民对社会应对该问题的信心可能会被永远破坏
八:被认可的政府
政府干预
不平等加剧,市场只会加大差距
除了削弱1%的顶级富豪,还要帮助其余群体
干预市场,存在作弊的诱惑(腐败)
外部监管(需要资源)
为了程序正当,反而开销更大
税收
税率大部分来自于普通人
减税只会让重新分配更难执行
税收增加,人们将停止工作?
瑞士1997和1998年免税期,增税没有阻止人们工作
预测自己不会停止工作,而朋友会
影响
在政府需要扩张时(比如解决不平等),依然招致反对
人们不愿意为政府工作,没有人才
政府合同中,文书工作更重要,限制优秀的公司为其服务
对政府感到厌倦,不再关注政府,滋生更大范围的腐败
政府如何解决不平等
政策干预、提高最低工资、大规模再分配(下一章)
九:资助与关注
保护被救助者的尊严
贫穷国家
有条件现金转移
确定受益人,衡量是否满足标准,耗费大量资源
困难
申请规则复杂
对贫穷的污名化
“穷人坐等施舍”观念的流行
穷人也低估了自己的控制力
认为社会不公平,自我排除(30%?那肯定没有我)
钱不够
“自我遴选”
每周去自动取款机输入自己的生物信息
富有的人会嫌麻烦
土地
土地是穷人的保障
政府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拥有土地者流动性更差
福利政策组合
全民超级基本收入
每个人都能从计划中获得一笔钱
对极端贫困的人很有用
补贴金额更大的有条件现金转移
评判条件宽松一些,不要将急需帮助的人排除在外
富裕国家
富裕国家危机,曾经的中产失去从工作中获得的自我价值感
全民基本收入不是解决办法
有资助后人们会放弃工作吗
工作带来使命感、归属感和尊严感
工作转型,很难在原有工作结构之外找到意义
自愿者是日常活动之外的事,无法取代日常活动
弹性保障制度
企业可以轻易解雇员工,员工拿到丰富的失业补贴,并进行再培训
失业不只是收入降低,还有工作的意义
经济衰退的行业的补助
不仅应帮助现存贫困地区,防止造就更多的贫困地区
投资于学前教育、托儿和老人护理
不会被机器人取代
为社会创造有意义的东西,并提供大量有意义的工作
极度贫困的人被剥夺尊严和能力
他们被教导对帮助心存感激(即使他们不需要,残疾人的孩子被送到福利院)
一旦失去尊严,很容易起疑心(被认为是忘恩负义),进一步加深他们所陷入的陷阱
将问题归因于他所处的环境,否认问题存在改善的希望
结论
经济学假象,机遇无处不在,时刻等待着人们发现
富国与穷国一样
粘性经济、不平等、愤怒累积
社会快速变化,很多变得更好
政策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有能力做大好事,也有能力造成大破坏
好的经济学
战胜无知和意识形态
在非洲免费发放(而不是出售)经过杀虫处理的蚊帐,使儿童疟疾死亡人数减少一半以上
坏的经济学
支撑对富人的慷慨施舍和对福利计划的压缩,宣扬国家无能和腐败,穷人懒惰的观念
贫富差距扩大
穷人越来越愤怒和懒惰
狭隘的经济学
贸易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增长无处不在,只是需要更加努力,所有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盲目的经济学
忽视收入差距的爆发式扩大,随之而来的社会分裂,以及迫在眉睫的环境灾难
经济学太重要了,不能仅仅把它留给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