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2.3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疾病。血液由右心室经肺内的血管到左心房,再到左心室到全身,回到右心房。打个比方:右心室是一个泵,肺内的血管就是右心室和左心房之间的管道这个管道不通畅,为了供血充足,右心室就得超负荷工作,时间长了其功能和结构就会发生病变。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慢性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继而出现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者不伴右心衰的心脏病
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COPD最常见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4.其他-引起机体缺氧疾病
发病机制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mmHg为显性高血压 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mmHg,运动后>30mmHg为隐形高血压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血管收缩痉挛—缺氧是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原因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慢性炎症 肺气肿 肺泡壁上毛细血管随着肺泡壁的破裂而毁损
血容量增加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形成后,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厚,右心衰竭(体循环瘀血)
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缓解期的肺心病=COPD+肺动脉高压(P2>A2)+右心室肥大(剑突下心尖搏动)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临床加重期)
呼吸衰竭
突出症状—呼吸困难,II型呼吸衰竭最多见主要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右心衰竭
症状: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
体征:颈静脉怒张(最早的改变)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
(三)并发症
肺性脑病—肺心病患者死亡的最首要原因
又称CO2麻醉,由于慢性心肺疾病,导致病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出现神经症状和体征,甚至昏迷,称为肺性脑病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X线检查
心电图检查
电轴右偏,v1 R/S≥1,重度顺时针转位,Rv1+Sv5≥1.05mV,肺性P波
超声心电图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右心肥大
治疗
吸氧通气抗感染, 利尿强心扩血管, 水电平衡纠酸碱, 营养护理多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