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节教育观
小学综合素质第一节教育观的知识点总结:素质教育的外延:1.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个方面。
教师资格证 知识与能力 模块一教育基础,教育的产生于发展。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于整理达到一定的程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强化设置专门机构传授文化知识的社会需求。
小学教师资格证知识与能力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总结: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教资:教育目的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的概念
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观
包括心理,能力等
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199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正式提出
199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正式实施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实施素质教育
单选
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与基本特征
三大基本任务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基本特征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面向全体国民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学到的东西是最基本的
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教育可以走出课堂利用课外资源学习
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学生本人的兴趣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单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向的是每一位学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
出题:不仅看到某方面还能看到另一方面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全面之上有个性,某个学生体育更好
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教育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5.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的教育
主动性:学生是主体
主动精神:自己愿意的,自愿的
引导学习探索答案
从传统“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6.数字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新的注意,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鼓励他们靠自己探索,去创造
7.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老师做到2-6其中3条就可以说注重可持续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材料
口诀:提速个性创两全,主体主动可持续
素质教育的外延
1.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个方面
3.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教育三合力
材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把握课改精神,实践小学“新课程”
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小学学校管理活动
小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小学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P7
理解
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不要写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4.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5.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6.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7.会影响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