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气卫生
这是一篇关于环境卫生学大气卫生的思维导图,包括调查监测、控制措施、主要大气污染物影响、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质量标准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矿物质的思维导图,包括钙、磷、镁、铁、锌、硒的分布、存在形式、作用方式等内容。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思维导图包括维生素的简单概括及主要功能、辅酶形式等知识,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大气卫生
调查监测
调查
污染源
点源污染
面源污染
线源污染
监测
采样点
四周布点
扇形布点
捕捉烟波布点
采样时间
日平均浓度
每日至少20h平均浓度值or采样时间
年平均浓度
每月至少27个日平均浓度值
一次最大浓度
污染最严重
污染源下风向
方向改变:停止采样
监测指标
主要污染物
SO2 NO2 CO PM2.5 PM10
NO2 CO PM2.5
采样记录
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人群健康调查
调查现场
调查对象
伦理学问题
暴露评价
大气监测资料
调查问卷
个体暴露测定
生物材料监测
生物标志物
控制措施
规划措施
工业布局 工业结构
城市绿化系统
居住区局部污染管理
工艺 防护措施
改能源结构
控制机动车尾气
改进生产工艺
清洁能源
清洁取暖
主要大气污染物影响
污染物
颗粒物
呼吸道清除
>10um
鼻毛阻留
>5um
多数沉积于上呼吸道
<5um
多沉积于细支气管肺泡
<2.5um
75%沉积于肺泡
<0.4um
自由出入肺泡→呼吸;影响不大
颗粒物成分
化学性
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
生物性
生物气溶胶
催化作用
一次→二次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
SO2
NO2 NO
CO
臭氧
强氧化、强刺激
氧化杀菌
铅
2B类致癌物
含铅汽油、含铅废气、含铅废水
多环芳烃
工业上无生产使用价值
二噁英
内分泌干扰物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直接危害
急性危害
煤烟型烟雾
光化学烟雾
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
短期影响
慢性影响
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增加癌症风险
间接危害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酸雨
大气棕色云团
大气质量标准
功能分区
一类区
二类区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污染物浓度限值类型
1h平均浓度
24h平均浓度
大气污染
概念
当大气接纳污染物的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污染物浓度升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不良影响时称为大气污染
来源
工农业生产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交通运输
其他
分类
属性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存在状态
气态
气溶胶
测量
粒径
空气动力学直径
总悬浮颗粒物
100
可吸入颗粒物(飘尘)
10
细颗粒物PM2.5
2.5
超细颗粒物
0.1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排放量
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决定大气污染物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
与污染源的距离
排放高度
排放高度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
气象因素
风和湍流
温度层结
y<0,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气压
气湿
地形
峡谷效应
热岛效应
海陆风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
自净
扩散和沉降
发生氧化和中和反应
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转移
同一介质
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
向平流层转移
不同介质
向其他环境介质中转移
形成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大气的特征
大气结构
对流层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平流层
中间层
热成层
逸散层
大气组成
干洁气体
水汽
大气的物理性状
太阳辐射
紫外线
具有色素沉着、红斑、抗佝偻病、杀菌和免疫增强的作用
可见光
红外线
消炎镇静的作用!红外线
气象
气温、气压、气湿、气流
气候
某地区天气长期变化情况的概括
空气离子
轻离子
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高,而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
重离子
轻离子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或水滴结合,形成重离子
阴离子
对机体具有镇静、催眠、镇痛等有益作用
阳离子
可引起失眠、头痛、烦躁、血压升高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