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背诵逻辑思维导图,内容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导图逻辑清晰,大家一起学起来吧。
编辑于2022-10-28 03:28:32 广东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3.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1.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及其辨证关系
(1)含义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
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
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的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态,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2)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辨证统一关系
①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②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都是不可取的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矛盾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也只能在实践中解决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1)含义
①客观世界
是指“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②主观世界
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2)关系
【1】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是对立的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
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②二者是统一的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
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①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②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
③有助于我们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把目光转向自身,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1)含义
①自由
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②必然性
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2)自由是有条件的
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
①认识条件
即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一旦认识了必然、把握了规律,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实践条件
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认识必然只是取得了获得自由的前提,只有利用必然性改造世界,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自由才能真正实现。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就得不到自由
(3)历史性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由主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由也必然是历史的、具体的
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超越实践能力与实践发展水平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4)意义
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从必然向自由不断前进的过程,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懈探索和经验积累,我们党逐渐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并自觉运用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将更有能力妥善解决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更有能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补充:实现自由的三重含义
①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实现自由,要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②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实现自由,要把握社会规律,以真理为根据,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统一
③人与自身关系中的自由
在人与自身关系中实现自由,要自觉摆脱人的自我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解放,实现身心和谐统一
2.3.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恩格斯曾经把从事实出发看作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并以此与从观念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思想路线
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思想路线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核心:实事求是
就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人的认识之“理”,即真理
坚持实事求是
最基本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
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
这是进行一切科学决策所必须的也是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只有重视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只有把确凿的事实作为思想、理论和政策制定的前提,才是成功实践的必由之路
关键在于“求是”
就是探寻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
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
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辨证统一的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出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事实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2.3.3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创新
含义
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作用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表现
人类的创新活动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它们集中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创新活动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实践创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理论创新应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之上
理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不是主观任意。而是实践创新对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因此,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辨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始于问题,因为问题是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矛盾
从理论发展史来看,世界上伟大的理论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理论创新不仅要以实践创新为基础,还要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反哺”实践
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
“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创新不能停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理论的必然要求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还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因此,正确把握二者的创新关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
使互动过程呈现良性运动状态的基本保障
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中包含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及其相互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智慧结晶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党还要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不断推进新时代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