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脊柱
这是一篇关于脊柱的思维导图,包括:概述、层次、结构、肌层、深部血管与神经、脊柱、椎管内容物。
编辑于2022-10-28 14:18:37 山东省脊柱区
概述
境界与分区
境界
上界:枕外隆突和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连接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和尾骨尖的连线
分区
项区:上界脊柱区,下界为第7颈椎棘突至两侧肩峰的连线
胸背区:项区下界,下界为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缘至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区:上界为胸背区下界,下界为两髂嵴后份和两髂后上棘 连线
骶尾区:两髂后上棘与尾骨尖围成的三角区
表面解剖
肩胛骨:两侧肩胛冈内侧缘连线平对第 3胸椎棘突
肩胛骨下角:平对第7胸椎棘突
第7颈椎棘突: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骶管裂孔:第4,5骶椎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骶管裂孔,椎管下口
骶角:骶管麻醉进针部位
骶外侧棘:经骶后孔作骶神经麻醉阻滞的标志
尾骨:尾骨尖可在肛门后方2.5cm臀沟内扪及
髂后上棘:两侧连线平对第2骶椎棘突,最高点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
菱形区:左右髂后上棘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连线构成
层次结构
由浅入深分别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和脊柱,椎管内容物
浅层结构
皮肤
厚而致密,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
浅筋膜
致密厚实,项区含纤维较多,腰区含脂肪较多
皮神经
均来自于脊神经后支
项区
枕大神经: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在上项线下方,斜方肌起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于枕部皮肤
第3枕神经:第3颈神经后支内侧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于项区以上皮肤
胸背区和腰区
臀上皮神经:第1~3腰神经后支外侧支组成,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穿过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
骶尾区
臀中皮神经:第1~3骶神经后支分支
浅血管
项区
枕动脉,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
胸背区
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胸背动脉
腰区
腰动脉
骶尾区
臀上,下动脉
浅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深筋膜
胸腰筋膜
第12肋与髂嵴之间的深筋膜增厚,分为前,中,后三层,称为胸腰筋膜
分层
前层:位于腰方肌前方,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中层:位于竖脊肌和腰方肌之间,形成腰肋韧带,在第12肋和第1腰椎横突之间,肾手术时切此暴露肾
后层:附于竖脊肌后面。
后层与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着形成竖脊肌鞘,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着形成腰方肌鞘
肌层
浅肌层
斜方肌
起自枕外隆突,上项线全部颈椎和胸椎的棘突
止于
上部纤维:锁骨外侧缘
中部纤维:肩峰和肩胛冈上缘
下部纤维:肩胛冈下缘内侧份
由副神经支配
血供来自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主要),枕动脉和节段性肋间后动脉(次要)
背阔肌
起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胸腰筋膜后层,止于耻骨小结节嵴
有胸背神经支配
血供来自胸背动脉,肋间后动脉,腰动脉
腹外斜肌后部
中肌层
肩胛提肌
菱形肌
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
参与呼吸运动
深肌层
均受脊神经后支支配,是脊柱伸直,回旋和侧曲
夹肌
竖脊肌
最长,最粗,从外到内分别为髂肋肌,最长肌,棘肌,受脊神经后支支配
横突脊肌
位置最深,由浅到深分别为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枕下肌
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
重要三角
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
位于斜方肌下方,肩胛骨下角内侧的肌间隙,第6肋间隙
边界
内上界:斜方肌外下缘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为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晰的部位
枕下三角
由枕下肌围成
边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寰枕后膜
浅面:夹肌,头半棘肌
内容
椎动脉
穿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穿寰椎后膜进入椎管,最后经枕骨大孔入颅。
颈椎的椎体钩骨质增生或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动脉,头过分后转引起动脉行程变长,脑供血不足
枕下神经:第1颈神经后支,在椎动脉和寰椎后弓间穿出,行经枕下三角,支配枕下肌
腰上三角
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
边界
内下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腱膜
内容
内有三条与第12肋平行的神经,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临床意义
为腹后壁薄弱处之一,腹腔器官经此三角向后突出可形成腰疝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的必经之处,切开腱膜时应注意保护神经
为扩大手术野,常需切断腰肋韧带,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应注意保护胸膜,以免损伤造成气胸
腰下三角
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构成
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和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明显压痛
深部血管与神经
动脉
枕动脉
起自颈外动脉,越过枕下三角,与枕大神经伴行,在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浅出
肩胛背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或甲状颈干,穿臂丛
与颈浅动脉共干起自甲状颈干,称为颈横动脉
椎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穿1-6颈椎横突孔,经枕下三角入颅
分段
椎前部
横突部:颈椎骨质增生导致该段椎动脉压迫,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
寰椎部:经枕下三角的主动脉沟和枕骨大孔入颅
颅内部
胸背动脉
肩胛下动脉终支之一
静脉
项区:汇入椎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胸背区:经肋间后静脉汇入奇静脉,部分汇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
腰区:经腰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骶尾区:经臀区的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神经
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肩胛背神经
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
位于椎间孔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
边界
上外侧界:横突韧带的内侧缘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上缘
内侧界: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
骨纤维管(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
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处,自外上斜向内下
边界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副神经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处斜向下,经枕三角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该肌,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胸背神经
起自臂丛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支配背阔肌
肩胛背神经
起自臂丛上部,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脊柱
椎管
椎骨的椎孔,骶骨的骶管借骨连结形成的骨性纤维管道
上通过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
境界
前壁: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关节突关节
两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分为
中央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被膜
神经根管:内有椎管外侧脊神经根
前壁:椎体和椎间盘后外侧
后壁:上关节突,黄韧带
外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骶段为骨性管道
脊髓被膜
硬脊膜
内有脊髓,马尾和31对脊神经根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脊髓两侧,软脊膜增厚向外突出形成齿状韧带,齿状韧带位于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外侧缘形成三角形齿尖
脊膜腔隙
硬膜外隙
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
内含脂肪,椎内静脉从,窦椎神经和淋巴管,并由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
正常时呈负压
上端起自枕骨大孔,下端终于骶管裂孔
与颅内腔不交通
为进行硬膜外麻醉位置
硬膜下隙
位于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与脊神经周围的淋巴隙相通
蛛网膜下隙
位于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
充满脑脊液
向上经枕骨大孔与颅内蛛网膜腔相通,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
终池
在第1腰椎至第2骶椎高度因无脊髓而扩大
内有腰骶神经根构成的马尾和软脊膜向下延伸形成的终丝
脊神经根
横行或斜行与蛛网膜下腔,汇成脊神经前根和后根,穿蛛网膜和硬脊膜囊,行与硬脊膜外隙
与脊膜被膜的关系
硬脊膜:脊神经外膜
脊髓蛛网膜:神经束膜
软脊膜:神经内膜
椎间孔处最易受压,收到压迫的是突出椎间盘序数的下1~2为腰脊神经,脊柱侧弯体位
椎管内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