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肠杆菌
临床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各论,肠杆菌科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概述、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痢疾杆菌)、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
登革病毒知识思维导图,包括:生物学特性分型、其他物种存活情况、抵抗力、致病性、登革热 dengure fever、人群易感性、微生物学检查。
关于螺旋体及相关疾病的知识思维导图,包括:是什么、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艾滋病毒相关生物学性状、微生物检查、致病性和免疫性、防治原则,希望对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肠杆菌科
概述
肠杆菌科重要菌属及代表菌种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
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
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G-,无芽孢,多数有周鞭毛,致病菌大多有菌毛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
生化反应:可分解多种糖类、pro (用于细菌鉴定)
乳糖发酵实验: 致病菌——阴性 非致病菌——阳性
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学方法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抵抗力:无芽孢,抵抗力不强,60度30min死亡
变异:容易变异,多重耐药,耐药质粒接合转移常见
致病性
多数为正常菌群,可转变为条件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
粪口传播
多有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
大肠埃希菌 (大肠杆菌)
形态与染色
G-无芽孢杆菌,有鞭毛、菌毛
生化反应
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吲哚形成(I):+;甲基红(M):+;VP反应(Vi):-;枸橼酸盐利用(C):-
抗原构造:O、K、H三种
肠道外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年轻女性尿路感染、无症状性细菌尿
组织器官炎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继发性腹膜炎
美国新生儿败血症
中国新生儿败血症(金葡)
胃肠炎
外源性感染
感染途径:食入污染的食品、饮水
肠产毒素性、肠侵袭性、肠致病性、肠出血性、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属 (痢疾杆菌)
生物特征
G-短小杆菌,无鞭毛
培养特点:伊红美蓝上无色半透明菌落
生化: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所致疾病
典型急性菌痢 (细菌性 痢疾)
表现: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病理:乙状结肠、直肠
镜检: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隐血+
中毒性菌痢
易感人群:2-7岁小孩
症状:无明显消化道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可达40度以上 嗜睡,惊厥,昏迷,内毒素休克,DIC等
传染源
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夏季吃了不干净食物
致病
痢疾志贺菌借助普通菌毛黏附于结肠黏膜上皮表面,产生侵袭素,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并向邻近的上皮细胞扩散,释放内毒素,引起发热,破坏黏膜上皮细胞,造成黏膜下层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和出血,呈现典型的黏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并可刺激直肠括约肌痉挛,出现腹痛、里急后重。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典型急性细菌性痢疾——粘液脓血便
中毒性菌痢——肛拭子
粪常规:白细胞、脓细胞、隐血+
分离培养: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伊红美蓝、SS培养基)
鉴定: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动力学试验、血清学试验
防治原则
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诺氟沙星,亦可使用黄连素
“三管一灭”:管好水源、管好食物、管好粪便,消灭苍蝇
伤寒沙门菌 (伤寒杆菌)
生物特性
G-杆菌,有周鞭毛
生化:不发酵乳糖
侵袭力
菌毛:黏附于小肠黏膜上皮中的M细胞
侵袭素:参与穿入吞噬细胞内
Vi抗原(毒力抗原):抗吞噬作用——可在吞噬细胞内生成胞内菌
内毒素
引起发热、白细胞数下降、全身中毒症状
微生物学检查
第1周取外周血, 第2周以后取粪便和尿 液,第1-3周取骨髓液
血常规:WBC↓
分离培养
血液和骨髓液
增菌培养→血琼脂平板
粪便
选择鉴别培养基:伊红美蓝
鉴定
挑选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
血清学诊断 (肥达反应)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作试管凝集试验(定量),检测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
结果判断
结合临床表现、病程、病史、地区流行病学
正常值:一般地,伤寒沙门菌O抗体的凝集效价(滴度)≥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凝集效价≥1∶80才有诊断价值。
动态观察:若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4倍者才有意义